鐵甲榴彈 作品

第300章 中國也有MG34?

 可令何煒疑惑的是,mg34這種無比先進的通用機槍怎麼會出現在現在的中國? 

 在信中,丁倫士為何煒解答了這一疑惑,而這還要從戰前國民政府的軍火貿易體系說起。 

 由於中國國內武器生產能力不足,因此需要從國外大批購買引進軍火,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代辦軍火生意的洋行為了保證讓國民政府這一大客戶滿意,保證出貨速度和到貨質量,便採取了一種很機動靈活的供貨方式。 

 那便是在國民政府未提出購買武器之前,洋行便自行從國外的兵工廠購買武器,提前運至中國國內存儲起來。 

 這樣一來,一旦國民政府有了購買武器的意向,這些有了儲備武器的洋行在達成訂單之後,便可以用極為迅速的出貨速度將武器訂貨交付給國民政府。 

 如此一來,出貨速度快的洋行便可以搏得大客戶國民政府的滿意程度,日後的生意也就更好做了。 

 當然了,這種辦法雖然能保證武器訂單的交貨速度,可同樣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如果洋行提前購買存儲的武器並不是中國軍隊所要訂購的裝備型號,那這些提前購買的裝備便就相當於砸在了洋行的手裡,全部損失也只能由洋行獨自承擔。 

 好在中國軍隊所鍾愛購買的武器型號基本就是那幾種,手槍喜歡買二十響和駁殼槍,步槍最好是七九口徑的德國毛瑟系步槍,輕機槍最愛的是捷克造,當摸準這個規律之後,只要提前儲備好這些型號的武器,那銷路根本就不愁,總能賣出去。 

 中國這個大客戶,其實是很被洋行與國外的軍火商所重視的,為了搏得國民政府的好感,這些廠商與洋行幾乎是使盡了渾身解數來提升服務質量,為了提升出貨速度也是各種招數層出不窮。 

 像捷克的布爾諾國營兵工廠,也是國民政府購買武器的主要對象公司,中國軍隊的捷克機槍,步槍等精良武器均系這一公司所產出。 

 布爾諾國營兵工廠往往在接到中國軍隊的武器訂單之後,為了保證儘快出貨,並不會加班加點的生產,反而先去詢問捷克軍隊是否有中國軍隊所訂購裝備的庫存,而一旦發現捷克軍隊中有庫存,便會先向捷克軍隊進行出借,將捷克軍隊的庫存裝備抽出賣給國民政府。 

 而後,再由布爾諾國營兵工廠生產新裝備將捷克軍隊的庫存窟窿補上。 

 而這批在國內的mg34機槍,也是這麼個路數,據丁倫士信中所述,兩年前,一家德國小洋行為了在中國打開市場,也有模有樣的學著禮和洋行這等大洋行先買武器運到中國,等到中國軍隊要訂購武器便與之達成訂單同時迅速出貨。 

 可這家洋行的老闆不知腦子是不是被驢踢了,提前儲存的武器居然不是中國軍隊購買量最大的七九口徑的步槍,輕機槍和毛瑟手槍,而是花了大價錢,走了大門路,從德國弄來了當時最為先進的mg34通用機槍。 

 想要用這種火力猛,質量好,設計理念在全世界都堪稱頂尖的新銳機槍在對中國軍隊的軍火交易中先聲奪人,力壓群雄,奪下中國軍隊的大批軍火訂單。 

 可惜,這家洋行的老闆不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有時候最好的東西未必是最合適的,這mg34機槍就是如此。 

 這種靠金屬彈鏈供彈,射速快,耗彈量大,仿製困難的武器根本沒有辦法在中國軍隊中大規模裝備,歸根到底來說,這槍很好,但是不適合中國軍隊。 

 故而中國軍隊在訂購機槍時也對這家洋行推銷的mg34機槍興趣寥寥,轉而去買下了那些老牌洋行所銷售的捷克式輕機槍, 

 也正因如此,這批遠渡重洋來到中國的mg34機槍,才會一直在倉庫中吃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