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湯哩哩啦啦 作品

南方糖醋鯉魚的由來


  時至今日,我國的江南一帶,有一道膾炙人口的名菜叫作“糖醋鯉魚”,殊不知,這道菜曾經暗藏殺機,在春秋時期的一次著名暗殺事件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暗殺的策劃者,正是吳國公子光(吳王闔閭)和謀士伍子胥。公子光(吳王闔閭)的父親吳王諸樊有三個弟弟,分別是餘祭、夷昧和季子札。其中小弟季子札非常賢能,諸樊就想把王位傳給他。正因如此,公子光(吳王闔閭)並沒有被立為太子。當王位傳到季子札手上時,生性淡泊的季子札卻逃到外地去了。於是,夷昧之子僚被大家立為吳王。如果說傳位於季子札尚算遵循諸樊遺願的話,傳位於僚就實在是有失公允了。按照當時的情況,諸樊之子光才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因此,公子光(吳王闔閭)對自己的堂兄心懷怨恨,準備伺機刺殺他。再說這伍子胥,原本是楚國大將,因父兄均被楚王枉殺而逃離楚國來到吳國。他多次勸說吳王僚攻打楚國都遭到公子光(吳王闔閭)的竭力反對,因為闔閭認為伍子胥之所以動員吳國攻打楚國,主要是想報自己的私仇,並不是真心替吳國打算。眼見自己的遊說一直毫無收效,伍子胥改變了思路,他想:公子光(吳王闔閭)一定欲圖在國內奪取王位,所以暫時還不能勸說他一心二用、出兵國外。因此,只有先幫助公子光(吳王闔閭)繼承王位才能讓吳國攻楚成為可能。就這樣,伍子胥將市井奇人專諸推薦給了公子光(吳王闔閭)。專諸之所以堪稱奇人,原因就在於他是一個脾氣暴躁卻充滿俠義心腸的好廚子,他曾在太湖邊隨名廚太和公學習烹調魚類菜餚的手藝,在春秋時期的烹飪界頗有名氣。關於專諸,還有另一些不得不說的軼事。相傳他長得目深口大、虎背熊腰、英武有力,是一個成天打架滋事、惹是生非的破壞分子。典型的一個偉岸暴徒形象!但神奇的是,每當他的妻子出來喚他回家的時候,他都會乖乖跟著回去。一開始,大家都以為他怕老婆,是個絕對的妻管嚴!後有好事者經過仔細的追蹤調查,才發現專諸的妻子每次出門喚夫時都拿著婆婆的柺杖,專諸擔心母親找不到柺杖而著急生氣,才謹遵妻命、不敢造次。如此說來,專諸之妻也算是冰雪聰明,深諳“牽牛鼻”的道理,但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專諸的滿滿孝心。畢竟,百善,孝為先!然而,要鍛造一位冷血殺手並非易事。雖然專諸非常勇武又極講道義,但他畢竟要顧及老母和妻兒,終歸還是有諸多羈絆。為此,公子光(吳王闔閭)並沒有急於向專諸挑明自己想要託付的重任,而是始終對專諸禮敬有加,還十分照顧他的母親。天長日久,專諸漸漸被公子光(吳王闔閭)感動,公子光(吳王闔閭)也得以傾訴自己的失位之恨。專諸瞭解一切來龍去脈之後,當即表示願意替公子光(吳王闔閭)刺殺吳王僚。公元前518年,楚平王病死,楚國舉國弔喪。吳王僚趁機派自己的親弟弟公子蓋餘、屬庸率領軍隊包圍楚國的譖城,派延陵季子到晉國觀察各諸侯國的動靜。沒想到楚國出動軍隊斷絕了吳軍的退路,吳王僚的兩個弟弟遲遲無法回國。一時間,吳國國內兵力空虛、朝政混亂,公子光(吳王闔閭)苦等多時的刺殺良機終於到來。公子光(吳王闔閭)對專諸說:“這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啊,如果不好好利用的話,下一個適宜的時機不知要等到何年才會出現。況且如果我奪位成功登上國君的寶座,那也是名正言順的事情,即便是季札子回來也不會將我廢掉。”專諸附議道:“吳王僚現在母老子弱,兩個親弟弟又被楚軍圍堵在楚國境內,再加上朝中已經沒有正直敢言的忠臣,我看他簡直就像是案板上的魚肉,除了乖乖待宰別無他法。”公子光(吳王闔閭)見專諸已堅定了行動的決心,連忙磕頭致謝:“放心吧,事到如今我們已經不分彼此了,你的身後事我會全權負責,你的母親和妻兒一定會得到最好的照料。”在決心以死來報答公子光(吳王闔閭)的厚待之前,專諸還想見母親最後一面。母親非常豁達地教導兒子,大丈夫立於天地之間,當做名垂青史之事,不要因為家庭的羈絆而抱憾終生。執手相看一陣之後,專諸的母親便假稱自己口渴,要專諸為自己取水來喝。專諸取來清水,卻發現母親早已吊死在後院之中。專諸雖然傷心欲絕,但母親的死也一同斬斷了他心中的最後一絲猶豫。這年的四月,公子光(吳王闔閭)的復仇盛宴佈置停當。宴請的賓客不是別人,正是他日日夜夜、時時刻刻都想除之而後快的吳王僚。在宴請的當天,吳王僚的衛隊從皇宮一直排到公子光(吳王闔閭)的家中,大門和臺階兩旁都立著他的親信和保鏢,夾道站立的侍衛更是舉著殺氣騰騰的長矛。這次宴請的主題是全魚佳餚,而宴會的總廚自然是以烹製魚饌見長的專諸。在驚心動魄的陰謀表面,人們看到的只是美酒佳餚、輕歌曼舞。酒至半酣,便是該上主菜的時候了。為了表示尊重,“糖醋鯉魚”一菜由總廚專諸親自送上。此菜成色金黃、姿態翩然,似乎也在朝賀吳王僚的大好前程。因此,當專諸將魚盤跪送到吳王面前的時候,吳王僚幾乎完全沒有察覺到自己的大限將至。專諸泰然自若、眼疾手快,迅速用餐具剖開魚腹,摸出藏在其間的微型匕首。這把匕首名叫“魚腸劍”,由鑄劍大師歐冶子親手鑄造,它大概是歷史上最早的微型間諜武器了。至此,糖醋鯉魚這菜名開始流傳於世間了。剛準備剖魚的吳王僚還沒來得及叫出聲來,便一聲不吭地撲在面前的案几上。一陣驚駭的沉默之後,僚的衛士才蜂擁而上,數刀之下就結果了專諸的性命。就在眾人亂作一團之時,公子光(吳王闔閭)早已放出了埋伏在地下室的武士,將吳王僚的部下悉數殲滅。剪除了吳王僚之後,公子光自立為國君,成為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吳王闔閭。專諸得到了闔閭的厚葬,他的兒子則被封為上卿,那把名垂青史的魚腸劍也被永久封存、不再使用。作為中國古代五大刺客之一,專諸用生命來演繹的忠義著實讓人感動。然而,吳王闔閭對人性的洞悉、對下屬的坦誠和將心比心的情懷,同樣讓他在眾多帝王中成為結心得死士的最佳範本。闔閭(約前537年-前496年),又作闔廬,姬姓,名光,吳王諸樊之子(一說吳王餘眛之子),春秋末期吳國國君。公元前515年闔閭派專諸刺殺吳王僚後繼位。他重用伍子胥、孫武等人,充實兵庫,積聚糧食,實行強兵興國之路。後持續派軍攻楚,迫使楚國從郢遷都於鄀,從此威震華夏。公元前496年闔閭在伐越時被重傷,後死於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