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將士歸玉門!


  自古西域多動亂,自東周到清末,這個地方似乎就沒消停過。偶爾也有老實的時候,那基本上都是被中原給打怕了,第一個讓西域遊牧民族膽寒的是漢武帝時期的幾次戰爭。

  但東漢年間讓西域遊牧民族膽寒的戰爭也有數次。

  最著名的那次,便是東漢年間的“十三將士歸玉門!”耿恭率三百大漢將士猛戰匈奴兩萬精銳騎兵。

  西漢時期,從漢武帝劉徹時起,中華疆域所至,從敦煌玉門關和陽關以西的廣大西域都屬於漢朝。公元前60年,漢朝在如今的新疆輪臺設置都護府,另設戍已校尉、戍部候等軍政長官,管理當時西域的婼羌、樓蘭、莎車、疏勒等三十六個小國。

  然而,隨著西漢末年王莽篡漢使中原地區征戰不斷,大漢王朝雖然名義上統治著西域,其實根本無力掌控了。匈奴捲土重來,重新控制了西域。

  漢光武帝上臺,東漢揭開了序幕。

  曾經的西域各小弟紛紛遣質子到中原,請求漢光武帝的庇護。然而大漢王朝已不再輝煌,留下的只是百廢待興,對匈奴在西域橫徵暴斂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經過了“光武中興”,漢王朝的國力逐漸恢復,終於到了和匈奴重新盤道的時候了。

  公元74年,漢明帝劉莊決定派兵重新進入西域。西征大軍以竇固為主將,耿秉和劉張為副將。從敦煌出關後,一舉擊潰了匈奴南呼衍王的軍隊。漢軍隨後繼續西進,攻取了絲綢之路上的咽喉之地車師前後兩國。

  東漢朝廷隨後重新設立西域都護府,陳睦任都護。同時也恢復了戊己校尉制度,戊校尉由耿恭擔任,駐屯於車師後國的金蒲城(巴里坤縣),扼守天山通往北匈奴的要道。己校尉由關寵擔任,駐屯於車師前國的柳中城,兩地互成犄角之勢。

  竇固大軍在西域僅僅駐紮了幾個月,便在漢明帝的命令下班師回朝了。耿恭和關寵二人的駐紮地僅僅有不到一千的兵馬,在他們的對面則是匈奴數萬鐵騎。

  名義上西域又迴歸到漢王朝的統治之下,實際上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首先,西域小國經過了被光武帝“拋棄”的故事後,對漢王朝的信任度直線下降。他們對依靠漢王朝還是臣服匈奴,基本上處於觀望的態勢。耿恭和關寵想在西域活下去,只能自力更生。

  其次,匈奴雖然被竇固大軍擊潰,但遠沒有霍去病或者後來的藍玉對遊牧民族那麼瘋狂。匈奴的軍隊是被擊潰了,但政體體制完好無損,他們等待著反撲的機會。

  最後,漢王朝雖然經過了“光武中興”,但僅僅比戰亂時期好一些,稱不上是盛世。因此,如果匈奴重新反撲,漢王朝當時的經濟和軍備狀況並不足以去打拉鋸戰。

  果然,竇固大軍班師回朝沒多久,西域出事了!

  這個事比較簡單,匈奴發動兩萬大軍攻打車師後國,並擒殺了車師后王。隨即,匈奴兩萬大軍把漢將耿恭把守的金蒲城圍得水洩不通。金蒲城全城兵勇不過三百多人,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