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湯哩哩啦啦 作品

歷史四大海戰之崖門海戰


  南宋末年,宋元兩朝的水軍主力在我國大陸最南端的零丁洋海面進行了一次堪稱華夏曆史之最的大海戰,最終的結果是宋軍大敗,南宋王朝就此覆滅。元朝完成了大一統。

  零丁洋,又被稱為伶仃洋,位於中國大陸南部,在廣東省的南部,是富饒繁華的珠江三角洲地區。珠江,像一條由北向南的血脈,滋潤著這片生生不息的土地。

  而在珠江水系的最末端,也就是珠江匯入大海的地方,有一片喇叭口形狀的海域。

  零丁洋的地理位置

  從地圖上看,它北起東莞虎門鎮,南到香港和澳門,整個水域面積可達2000多平方公里。

  公元13世紀。元朝向南宋發起進攻。

  1273年,元兵奪取了南宋的戰略重鎮襄樊,控制了長江中下游。

  1274年,元朝皇帝忽必烈發兵20萬,分兩路南下,一路攻打揚州以牽制宋軍。另一路為主力攻打鄂州(武昌),至12月,奪取鄂州。

  1275年,元軍攻陷南宋的都城杭州。南宋朝廷在當朝太后的率領下向元軍投降。幾次大戰役過後,元軍奪得大量戰船,組建了強大的水軍。

  南朱的小皇帝趙正在部分主戰派大臣、將領的支持下,向南撒逃。儘管受到南宋軍民的一路抗擊,元軍仍步步南逼。

  1277年,趙正病亡,丞相陸秀夫輔佐趙日丙登基。

  1278年南宋朝廷在元朝大軍的追逼下退到了廣東新會、崖山一帶,宋軍元帥張世傑和丞相陸秀夫輔佐幼帝趙日丙及二十多萬人馬駐紮於此,另有戰船一千多艘。元朝皇帝忽必烈為了最終消滅南宋,任命張弘範為主帥、李恆為副帥,率水、陸兵馬二萬五千,在分別攻取了漳,潮,惠三州和廣州後,分海、陸兩路向崖山進逼。

  宋軍主帥張世傑之所以選中崖山駐紮,是認為崖山一帶瀕臨大海,其南面有易守難攻的崖門水道,而且這一帶海域風平浪靜,便於駐守。然而在大陸幾乎全部落入元軍之手的情況下,背海駐守無疑是一大失策,而且張世傑還犯下一個致命的錯誤,他下令將一千多艘戰船用鐵索相連,分幾排沿崖山排開陣勢,完全喪失了機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