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湯哩哩啦啦 作品

是誰的“小蠻腰”?


  (明)唐寅《黃鶯兒》詞:“路迢遙,歸期正早,瘦損小蠻腰。”

  想必提起小蠻腰,許多人都耳熟能詳。但原始意義上的“小蠻腰”,究竟是誰的腰呢?

  在史料中,“小蠻腰”典出有二:一說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家姬小蠻的腰像楊柳,後泛指女人的細腰。

  話說白居易家中的侍女中,有比較出眾的兩位,面若桃花,很是美麗,一個叫“樊素”的,擅長唱歌有著漂亮的櫻桃小嘴,而另一個叫“小蠻”的,特別擅長跳舞,腰肢纖細。白居易故作詩出: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櫻桃小嘴”,"小蠻腰"也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二說則是“楚王好細腰”的故事。而當時楚國所處地理位置,被中原王朝視為荊蠻之地,故細腰便別稱為“楚腰”或曰“蠻腰”。

  當時地處南方遠離中原,國君的爵位也是諸侯列國最低的,所以楚國長久以來都被中原列國視為“蠻夷”、“楚蠻”、“荊蠻”等等。自楚莊王稱霸中原以後,楚國文化迅速趕超中原,到了他的孫子楚靈王時期,楚國文化已經成了當時中原乃至世界上最為輝煌燦爛的文化。章華宮裡楚楚動人的楊柳細腰美女們很快受到列國的推崇,人們稱之為“楚腰”或者“蠻腰”,後來慢慢地演變成了我們今天所說的“小蠻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