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另外一面


  眾所周知,我國曆史上的統一皇朝,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國歷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皇朝,也是第一個我國曆史上由少數民族所建立的第一個大一統皇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傳五世十一帝,歷時九十八年。元朝的最大版圖面積是1300多萬平方公里左右,難以準確確定(因為其領土內部或邊境地區,經常會引發諸多小型起義暴動,反抗元朝的統治)。據估計整個蒙古帝國總的領土面積4400萬平方公里左右。

  元朝廢除尚書省和門下省,保留中書省與樞密院、御史臺分掌政、軍、監察三權,地方實行行省制度,開中國行省制度之先河。元代也推行了不少弊政,如諸色戶計、投下制、驅口制、匠籍制、籍沒制、人殉、宵禁、海禁等,中斷了唐宋變革的進程,深刻地重塑了宋後中國的歷史。元朝商品經濟和海外貿易較繁榮,但整體生產力不如宋朝,在文化方面,期間出現了元曲和散曲等文化形式。

  但這個朝代的百般好,都不足以掩蓋一點,在民族區別對待方面丟了個大臉,還丟大了,此話為什麼這麼說呢?

  很多人都認為元朝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為揚眉吐氣的朝代——譬如,上世紀30年代就有名叫清癯的人撰寫題為《吾國徵俄戰史之一頁》的文章,其中有云:“乃嘗讀史至元成吉思汗,起自蒙古,入主中夏。開國以後,奄有欽察阿速諸部,命速不臺徵蔑裡吉,復引兵繞寬田吉思海,轉戰至太和嶺。自太宗七年,又命速不臺為前驅,隨諸王拔都,皇子貴由,皇侄蒙哥等伐西域。十年乃大舉徵俄,直逼耶烈贊城,而陷莫斯科。太祖長子朮赤遂於其地即汗位。可謂破前古未有之紀載矣。夫一代之英主,開創之際,戰勝攻取,用其兵威,不難統一區宇。史冊所敘,縱極鋪張,要不過禹域以內。訖無西至流沙,舉朔北遼絕之地而空之。不特唯是,猶復鼓其餘勇,進逼歐洲內地,而有歐亞混一之勢者,謂非吾國戰史上最有光彩最有榮譽之一頁得乎……。質言之,元時之兵鋒,不僅足以扼歐亞之吭,而有席捲包舉之氣象,有足以壯吾國後人之勇氣者,固自有在。餘故備述之,以告應付時局而固邊圉者。”

  然而,事實上,這不過是其本人的意淫而已——且不說元朝根本上就是異族入主中原的殖民統治,就其實際的統治行為而言,元朝也只能說是以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歷史上最丟臉的一個朝代。

  就其社會而言,可以斷言元朝不是封建社會而是奴隸社會。元朝所處的歷史階段撐死了算半封建半奴隸社會,他比起幾百年前的唐朝的封建文明階段來說都是大大的落後。和宋朝人民自由的經濟商業社會更是大大的落後,至少落後幾百年的文明進程。

  元朝統治是實行領主分封制、工奴制,這些都是典型的奴隸社會特徵。元朝大量“驅口”(奴隸)極其普遍的存在,證明元朝是奴隸社會。在開設的“人市”可以任意買賣驅口。在元朝一箇中等官員就可能有人上百個驅口,一個大使長(奴隸主)的驅口往往成千上萬,忽必烈寵臣阿合馬就有七千多個驅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