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大捷


  光緒九年十一月(1883年12月),法國為了佔有越南北部,打開中國西南地區的門戶並進而深入中國西南腹地,發動了中法戰爭。清政府被法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所嚇倒,不顧民族利益,於光緒十年四月(1884年5月)與法國侵略者簽訂了《中法簡明條約》,規定給法國侵略者以各種特權。法國侵略者達到了預想的一部分目的,但還不滿足,因為還未達到其深入中國西南地區腹地的全部目的。於是,法國侵略者故意製造事端,進行軍事挑釁,在北黎衝突中,法軍再燃戰火,然後反誣中國方面破壞《中法簡明條約》,並以此向中國索取鉅額賠款。為此,法國侵略者將戰區擴大到中國東南沿海,欲佔領中國沿海的一兩個港口,作為索取鉅額賠款的“擔保品”。他們把目光盯在了臺灣。

  佔領臺灣,是法國侵略者的既定目標。早在光緒十年三月(1884年4月),他們便派出軍艦窺探基隆,法艦“哇爾達”號開進基隆港,3名法軍官兵上岸後登山觀察地形,並欲進入基隆守軍炮臺,被守軍官兵制止。法國侵略者還以開炮相威脅,強行買去1000擔煤。五月(6月),又有一艘法艦開進基隆港,刺探虛實。當劉銘傳奉命赴臺時,法艦巴斯伯號竟尾隨在後,並於第二天來到基隆。法艦費勒斯號在駛進基隆港內停泊時,甚至明目張膽地阻止劉銘傳從德國僱來的運輸武器彈藥到臺的船隻進入基隆港。

  閏五月二十日(7月12日),法國向清政府發出最後通牒,要求清政府賠款2.5億法郎。第二天,法國海軍及殖民地部長又電令法國遠東艦隊司令、海軍中將孤拔再派軍艦去福州、基隆,準備在法國最後通牒被拒絕時,進攻並佔領這兩個港口,作為向中國索取賠款的擔保品。六月十日(31日),法國海軍部長電令孤拔立即派軍艦進攻基隆。

  當時臺灣有守軍共40營,由臺灣兵備道劉璈統領。在法國出兵越南,攻打中越邊境時,劉璈便積極籌劃臺灣的防務。他認為,要加強臺灣的防禦力量,必須籌於平日,乃能應用於臨時,萬一臺灣為法軍所襲,則南北洋務將無安枕之日,誤臺即誤國。為此,他採取一系列積極措施,加強臺灣的防禦力量:築炮臺、建營壘、購新槍、置水雷,分訊水陸。以曾文溪以南至恆春為南路,統軍5000,由臺兵備道領之;曾文溪以北至大甲為中路,統軍3000,由臺灣鎮總兵領之;又以大甲溪至蘇澳為北路,統軍4000,由提督曹志忠領之;後山自花蓮港至鳳山之界為後路,統軍1500,由副將張兆連領之;而澎湖為前路,統軍3000,由水師副將領之。計兵16500名,各守其地,有事策應。又考慮到臺灣四面環海,周圍有3000餘里,無險可據,敵人隨時隨地可以登陸,守軍又缺乏戰艦,防守困難,加上兵力單薄,不敷防堵,於是又在臺灣辦團練,分陸、漁兩種,陸團守內地,漁團守海口,“平時各安恆業,有警互相救援”。孤拔率軍到達安平時,通過英國領事請劉璈相見,進行訛詐和威脅:“以臺南城池之小,兵力之弱,將何以戰?”劉璈答道:“誠然。然城土也,兵紙也,而民心鐵也。”孤拔聽了無話可說,只好把軍艦開走,臺南一帶暫時維持穩定。

  法國侵略者的無恥野心,激起臺灣各界人民同仇敵愾。人們積極行動起來,用各種方式參加和配合臺灣守軍進行抗法鬥爭。陳華介、奚松林在法軍進攻基隆時,請求募兵1500人,只需每個士兵月給餉12元,自備軍械,包取回基隆。劉銘傳手頭財政緊張,無法滿足兵餉要求,未予批准。記名道朱守謨聞知此事,深受感動,與約招募,數日而成。彰化林文欽也極力為國分憂,“集佃兵500,駐臺南,為南軍援,器械糧秣悉取之家。已而調駐通霄,捐款助軍”。臺北紳士林維源慷慨捐款用於抗敵鬥爭,前後捐款紋銀70萬兩。其他紳士也紛紛捐資抗敵。這都有力地幫助了臺灣的抗敵鬥爭,緩解了因敵人封鎖而造成的困難局面。臺灣官員和紳士中,不少人在民族危急關頭積極組織力量奔赴前線。光緒十年八月(1884年10月),法軍侵犯基隆西路要隘,深澳坑練董陳雲林、廩生陳植棋等籌資募勇,會同大武崙練董劉清江,把敵軍擊退,勇立戰功。臺中林朝棟所組織的棟軍,在抗法戰爭中屢著勞績,聞名內外,被稱為臺灣的“岳家軍”。臺灣的勞動人民更是踴躍參軍參戰,保衛國土保衛家鄉。當法軍侵犯基隆、淡水時,戰地附近的居民幾乎全部動員起來,協助守軍作戰。農民以鋤頭協助挖掘戰壕,獵戶以獵槍為武器配合守軍奮勇殺敵。法軍侵佔基隆期間,僅臺灣北部就有5000多民眾報名參軍,被編在各戰鬥隊伍中,上前線殺敵。臺灣同胞反抗外來侵略,維護祖國統一的堅強決心,在這裡得到充分表現。

  臺灣人民並不孤立,他們的反侵略鬥爭,得到了祖國各地的支援。當法國侵略者入侵臺灣時,福建、廣東、浙江、上海等地數以千計的援臺軍民紛紛集中於福州、廈門,整裝待發。欽差大臣左宗棠、閩浙總督楊昌浚等多次派兵到臺灣,連同遼寧、上海等地先後派兵8000多人。各省調集了許多船隻於福建沿海,以供援臺運輸之用。福建、廣東以及各地支援臺灣的餉銀達122萬兩,上海、廣東等地運去毛瑟槍、克虜伯炮等武器。上海還設立“臺灣捐局”,發動民眾捐款支援臺灣抗法。由於法軍的封鎖,大陸與臺灣間聯繫困難,大陸軍民採取種種辦法,徵集商船,僱用外國船隻,利用夜航、暗渡,衝破法軍的封鎖,將軍械、糧餉、援兵運到臺灣。香港工人拒絕為法國侵略者工作,使法軍在臺灣受損的軍艦無處修理,法國貨物在香港無人裝卸。海外華僑得知法軍侵略臺灣、福建,也都紛紛通電譴責侵略者,並捐款回國支援祖國人民的抗法鬥爭。臺灣同胞和全國人民積極參與臺灣的反侵略戰爭,表現出海峽兩岸人民反抗侵略,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尊嚴的堅強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