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考的軼聞


  古代“科考”是萬里挑一,出類拔萃。那些矢志不渝地參加科舉考試的古人,不乏胸懷大志,但無疑也有大把人希望一舉成名後踏上仕途,升官發財。本文揭秘古代科舉考生年齡最大的多少歲,考試失利是否可以“復讀”,如何“行卷”作弊,是否有“照顧分”等。

  史上最老考生感動乾隆皇帝

  在中國古代,參加科舉考試往往被認為是進入仕途的唯一出路。古代學子寒窗苦讀,目的大多是“奮志科名”,因而“科考”的考場上有很多“屢不中屢考”的考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清代吳敬梓筆下的范進。“范進中舉”是《儒林外史》第三回中的故事,范進考了20多回,一直到54歲時才考中舉人,所以得知喜訊後高興得瘋了。

  雖然范進中舉的故事是小說,但所反映的情況並非虛構。在科舉史上,像范進這樣54歲還參加考試的並不稀奇。

  明末人談遷在《棗林雜俎·聖集·科牘》中,記述了不少明朝學子參加科舉考試的故事。其中提到的劉珠、董又莘兩位進士,均為高齡考生。劉珠是荊州公安縣人,與內閣首輔張居正是“湖北老鄉”,關係很好。但劉珠一直考了36年,至66歲時才在張居正做主考官那年上榜,考中進士。

  與曾任南京大理寺卿的董又莘相比,劉珠又不算大了,董又莘到70歲“古稀之年”才考中進士,成為當時明朝官場的一個趣談。好在董又莘長壽,一直活到90歲才去世,否則這功名算白考了。

  古代對考生年齡並無限制,所以“父子同場”的現象很常見。清代史學家王西莊(王鳴盛)當年就曾與秀才老爸一起趕考。但王西莊32歲時,以“一甲第二人”(榜眼)考中乾隆十九年進士,做了大官。而王西莊的父親還是沒能通過鄉試,後來到拄柺棍時仍參加考試。據《清稗類鈔·考試類》“王西莊隨父應歲科考”條所述,當時有一與王西莊同年入仕的督學官員勸王父,這麼大年紀了何苦再參加考試?老秀才嚴肅地說:“大丈夫奮志科名。”

  創下中國古今考試史上“考生”年齡最高紀錄的,是清代年過百歲的廣東順德老秀才黃章。據清代陳康祺在《郎潛紀聞二筆》中記載,黃章參加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鄉試時已102歲,已有重孫子了。黃章在提入考場的燈籠上寫了“百歲觀場”4個大字,由曾孫為之引導入場,並放言如果這次考不中,105歲時也考不中,到108歲時才有好運。

  令人感慨的是,像黃章這樣的超高齡考生在清代並不少見。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會試中,地方各省上報70歲以上參加會試的考生多達122人,其中80歲、90歲以上,並考完了3場的考生有92人。

  乾隆皇帝為這些老年考生而感動,“俱加賞賜”。在乾隆當皇帝期間,曾多次賜予老年考生功名,如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江西鄉試中,興安縣99歲考生李煒,3場堅持考完仍未考中,乾隆聽說後特“賞給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