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湯哩哩啦啦 作品

南宋宋高宗趙構的奇葩選太子方案


  眾所周知,南宋宋高宗趙構無後(宋高宗親生兒子只有一個,名字叫趙旉,母親是趙構在康王府時服侍他的舊人潘賢妃。趙旉作為趙構第一個兒子,也是唯一的一個兒子,他排名老六,前面有五個姐姐,我們完全可以想象這個孩子出生的時候,趙構有多麼的高興。趙構將其封為元懿太子,元,《說文解字》中記:“元者,善之長也,故從一。”懿,意指美好,《說文解字》:“專久而美也。從壹,從恣省聲。”,《康熙字典》釋意美德。光從“元懿”兩個字,就可以看出趙構對自己這個兒子的美好祝願以及殷切的期盼,不過可惜的是元懿太子最終只活了三歲,便早夭而亡。他父親的祝福與企盼,並沒有將這個孩子留在人世。自此之後,元懿太子後來被追尊為宋簡宗、正安帝。自此以後,趙構再無子嗣可以繼承他的皇位。)

  所以,他必須從宗族子弟中選取繼承人來繼承他的皇位。

  據史書記載,當時大臣李回進諫說:“太祖不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弟弟太宗,是因為兄弟二人手足情深,陛下如今要立嗣,不妨效法太祖。”

  還有的大臣直接指出,太祖趙匡胤的後代如今默默無聞,如同凡夫俗子一樣,於情於理都是說不過去的,為了大宋江山的千秋大業,應該從太祖一支中選嗣。

  高宗趙構見沒有別的辦法,同時為了博得一個好的名聲,便接受了群臣的建議,與宋太宗的後代不同,當時宋太祖的後代有上千人之多,宋高宗想在這一千多人之中選出合適的人選亦並非易事,經過一番仔細的搜尋,在太祖趙匡胤的後裔中選嗣,於是就按著輩分的大小,在“伯”字輩的皇族中挑選了七歲以下的男童十人,再經仔細查看後,最後留下了一胖一瘦兩個小孩,胖的是伯玖,瘦的是伯琮。

  剛開始,宋高宗對趙眘並沒有太大的好感,而是中意胖點的小孩,按理說趙眘繼承皇位的機會應當也就到此畫上了句號,但是也許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正在他放棄做皇帝的夢想之時,發生了一件微小的事情,進而使整個局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