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湯哩哩啦啦 作品

大理國為何有十位國王出家?


  大理歷代國王世系表,段思平—→段思英—→段思良—→段思聰—→段素順—→段素英—→段素廉—→段素隆—→段素真—→段素興—→段思廉—→段廉義—→段素輝—→段正明—→高升泰—→段正淳—→段正嚴(和譽)—→段正興—→段智興—→段智廉—→段智祥—→段祥興—→段興智。

  禪讓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統治權轉移的一種方式,即皇帝把帝位讓給他人。相傳三代時堯禪位於舜,舜禪讓於禹,歷史上傳為美談。但時代久遠,難考其真偽,所以存而不論。後世的所謂禪讓,實際上是篡權的一塊遮羞布,所謂禪位就是篡位,如曹丕篡漢,司馬炎篡魏就美其名曰“禪讓”。禪位與篡位之不同,就在於前者是主動讓位,而後者是被迫讓位。

  大理國君的禪位,屬於前者。從公元937年綿延至1253年的大理王朝22代國王中,先後有9位國王禪位為僧,再加上被迫遜位的1人,便足足有10個國王最後都當了和尚,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現象。南北朝時期,梁武帝蕭衍篤信佛教,曾四次皈依佛門,都因群臣的苦諫仍然歸座龍椅。清朝順治皇帝也曾因愛情不得志而試圖出家,卻被其母后阻止。此外就別無帝王出家之事了。

  大理國帝王出家則近乎成了一種習俗。除了第二代王段思英是被迫遜位為僧以外,其餘9位都屬於自動禪位為僧的。他們是:

  1、秉義皇帝段素隆,乾興元年立,在位4年,宋仁宗天聖4年禪位為僧,子素貞立。

  2、聖德皇帝段素貞,宋仁宗天聖4年即位,在位15年,慶曆元年禪讓為僧,孫素興立;

  3、興宗孝德皇帝段思廉,宋仁宗慶曆4年即位,在位31年,神宗熙寧8年禪位為僧。子廉義立;

  4、上明皇帝壽輝,宋神宗元豐3年即位,在位一年,因天變(日月交晦,星辰晝見)而禪位思廉之孫正明;

  5、保定皇帝段正明,元豐5年即位,在位13年,為君不正,禪位為僧,異姓高升泰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