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湯哩哩啦啦 作品

清初剃髮屠城暴行禍起哪個漢臣?


  在中國歷史上,曾有一場暴行雖已過去近四百年,然而至今讓人髮指眥裂。

  一六四五年,清軍在攻陷南京之後,頒佈了“剃髮令”。滿清統治者以“不從者斬”為手段,強令其統治下的全國各民族,主要是漢族、蒙古族及其它南方少數民族等改剃滿族髮型。這項政策,引起各族人民尤其漢人的強烈反對與抵抗,結果遭致清廷的嚴厲處罰和血腥鎮壓。當年,清軍在揚州屠殺十天,死八十萬人;在嘉定屠殺三次,死二十萬人。

  這場野蠻的大屠殺因何而起,後人多有評說。其中,有一說法是因漢臣孫之獬向清帝進言而致。清代佚名的《研堂見聞雜錄》,對此有此記載。(《研堂見聞雜錄》亦稱《研堂見聞雜記》,系明末清初王家禎撰,一卷,原題婁東無名氏撰。王家禎字予來,沙溪(在今江蘇太倉)人。雜記明末奴變、社盟及清初剃髮、太倉兵燹等事。多直書無隱,詳晰有據。間或有得自傳聞者。)文字不長,抄錄如下:

  我朝之初入中國也,衣冠一仍漢制,凡中朝臣子,皆束髮頂進賢冠,為長袖大服,分為滿漢兩班。有山東進士孫之獬,陰為計,首剃髮迎降,以冀獨得歡心,乃歸滿班。則滿以其為漢人也,不受。歸漢班,則漢以其為滿飾也,不容。於是羞憤上疏,大略謂:“陛下平定中國,萬事鼎新,而衣冠束髮之制,獨存漢舊,此乃陛下從中國,非中國從陛下也。”於是削髮令下,而中原之民,無不人人思挺螳臂,拒灶鬥,處處蜂起,江南百萬生靈,盡膏野草,皆之獬一言激之也。原其心,止起於貪慕富貴,一念無恥,遂釀荼毒無窮之禍。

  這段文字講,清朝剛進入中原時,漢人的衣冠還是按照原來的樣子:凡是朝廷臣子都束起頭髮,戴著進賢帽,穿著長袖的寬大衣服,與滿族朝臣分成滿漢兩班站立。有位名叫孫之獬的山東進士,暗地裡策劃,第一個剃去頭髮迎降,希望以此博得清朝統治者的歡心,便可劃歸滿人朝班。但是,滿人認為他是漢人,不接納他;劃歸進漢人朝班吧,漢人認為他是滿人的裝飾,也不接納。孫之獬因此惱羞成怒,上疏說:“皇上平定中原,鼎新革舊,但獨獨保留漢人衣冠束髮的舊制,這是皇上依從中原,不是中原依順皇上啊!”於是,朝廷頒佈了剃髮的詔令,中原人民蜂擁而起,奮勇反抗。江南百萬人因拒絕剃髮而被虐殺,血染大地,這都是孫之獬一句話激起來的啊!推究孫之獬原先剃髮的本心,僅僅是貪圖富貴,而這一無恥的念頭,卻釀成荼毒百萬人生靈的無窮之禍。

  孫之獬是山東淄川人,明朝天啟年間進士,授檢討,遷侍讀。孫之獬做官時正是魏忠賢當權時期,閹黨吃香,孫之獬成為閹黨成員。崇禎元年,魏忠賢倒臺,崇禎帝下令毀掉由閹黨編寫的以排斥誅殺異己為目的的《三朝要典》,侍講孫之獬居然抱著《三朝要典》哭告太廟,從此列名逆黨削籍回鄉,為士林所不齒。清兵入京後,孫之獬立即投靠新主,求饒乞降。崇禎十七年五月,孫之獬為贏得清政府寵幸,散家財組織偽軍,鎮壓抗清義軍,旋即招入北京,擢偽禮部左侍郎。這回在順治二年,他貪慕富貴,巴結新主子心切,竟然上演了這麼無恥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