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湯哩哩啦啦 作品

俺們四川人愛吃辣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據記載,古代的四川人可是不吃辣的,而為何在現代的四川人都是那麼喜歡吃辣呢?而對於四川人的辣文化,都只不過是只有200年左右,對此關於四川人吃辣椒的歷史到底如何?

  關於四川人吃辣椒的歷史:

  四川人吃辣歷史不過200年四川人能吃辣、愛吃辣,須臾不離辣椒紅油。近十幾年來,四川火鍋風行天下,更加深了人們“川菜就是辣”的印象。

  清末民初邢錦生的《錦城竹枝詞》有這麼一首:“豆花涼粉妙調和,日日擔從市上過。生小女兒偏嗜辣,紅油滿碗不嫌多。”

  四川人自古以來就吃辣?非也,非也。要自古以來吃辣,得有個先決條件,就是自古以來四川就有辣椒可吃。

  那麼,四川在古代有沒有辣椒呢?沒有。不要說四川沒有,全中國都沒有。

  中國不是辣椒的原產地,辣椒是舶來品,進入中國是明末以後的事,是從海路傳入的,傳到四川已經是清朝幹隆末葉,甚或是嘉慶年間了。

  歷史證據清清楚楚告訴我們,四川人在古代,不吃辣,也沒辣子吃。

  西漢卓文君當壚的小酒館裡,沒辣子吃;

  唐朝杜甫住在成都,有客人來了,“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酷”,也拿不出一碟辣子來下酒;

  宋朝的蘇東坡是貪吃的人,一生沒嘗過辣子的滋味,想來真是遺憾!

  辣椒的原產地是美洲,由當地土著種植食用,西班矛人殖民美洲之後,它是隨著其他美洲食物(如玉米、馬鈴薯、花生等)傳入歐洲乃至亞洲的。

  傳入中國的途徑,是先至東南沿海,再由江蘇、浙江傳到江西、湖南,最後到四川落戶。

  明末杭州人高濂在《草花譜》及《遵生八箋》中,都提到一種外國傳來的草花,名“番椒”,可供觀賞,當時尚未作為食用。

  辣椒傳到四川的時間,當在乾隆、嘉慶之際,也就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距今只不過二百年,這從四川各地的方誌記載,開始出現“番椒”、“海椒”、“辣子”可以得知。

  有人說,古代四川不是有蜀椒嗎?不錯,那是讓你吃了滿嘴發麻的花椒,不是辣椒。

  四川人為什麼愛吃辣?

  川菜號稱有超過兩千年的歷史源流。但很難說現在我們吃到的川菜,與那時的川菜有多大淵源。一個鐵證就是,最多在四百多年前,川菜中還沒辣椒——沒有辣椒,怎麼能稱為“川菜”呢?

  古代川菜的斷裂

  老川菜和新川菜的斷裂點在17世紀。

  在明末農民戰爭中,張獻忠部在四川建立了地方政權,在發現自己不再可能統治中國以後,他在四川實行了焦土政策。張獻忠以及其他軍隊駭人聽聞的燒殺破壞讓成都平原幾乎變成荒野。人口學家的研究顯示,戰亂使四川人口從高峰期的數百萬,減少至60-80萬人,而四川的中心地區成都平原,老四川人已經是“百不餘一”了。

  回鍋肉

  殺戳,滅絕了人口,也切斷了文化乃至習性的傳承。以成都為中心的川菜文化在這一過程中遭到滅頂之災。

  川菜據稱起源於古代的巴國和蜀國,自秦朝至三國時期,成都逐漸成為四川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使川菜得到較大發展。四川人自古以來便有“尚滋味”的傳統,加之川中物產豐富,鳥獸禽魚為川菜提供了豐富的原料,而大量使用的蜀姜、川花椒等調料,早在漢代就作為川人“好辛香”的特徵馳名海內。

  川菜為何獨麻

  川人自古“好辛香”,喜歡辛辣味的食物,但古來“好辛香”的並不僅僅是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