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湯哩哩啦啦 作品

按士兵的身高發工資?


  在中國歷史上,老百姓當兵打仗自然是為了口糧和俸祿。在封建社會,士兵沒有那麼多忠君愛國的思想,誰能讓他們溫飽,解決肚皮問題,就跟誰賣命。因此,發放俸祿成為了提高軍隊戰鬥力最重要的一環。俸祿的標準很多,一般來說都是按照職位高低、貢獻大小來發,有些時代還考慮到駐守邊疆的辛苦。然而,號稱千古仁君的宋仁宗,對於士兵薪水的發放則讓人大跌眼鏡。

  宋仁宗不是昏君,他是中國歷史上難得的明君,被人稱為“仁宗皇帝百事不會,只會做官家。”這恐怕是作為皇帝,得到的最高評價。然而,在對待軍隊士兵的俸祿上,他卻以身高來衡量。個子高的多發點,個子矮的少發點,這就是宋仁宗發放軍餉的原則。

  其實,在宋朝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割據界面後,歷代的宋朝皇帝選擇士兵,也是按身高作為標準的。其它方面的能力,比如吃苦耐勞精神,服從意識乃至武藝方面都不好直觀看出來,因此,身高則成為了硬指標。

  在宋初的時候,戰亂紛飛,百姓都願意當兵,所以當兵的指標也相對較高。宋太祖挑選士兵,要去身高在五尺五寸以上,即現代的一米六八的樣子。隨著太平時代的到來,百姓參軍的願望下降,大家都安心種田,願意為皇帝打仗的人變少了。因此,宋真宗時招募士兵的條件就放鬆多了,規定最低身高為五尺二寸,大概是一米六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