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湯哩哩啦啦 作品

隋唐四代皇帝死磕高句麗


  自古以來,朝鮮半島就是東亞的火藥桶。

  在中國歷史上,隋唐四代帝王為了周邊的安定,與高句麗政權死磕了七十多年。終於達到了目的。

  一、高句麗的由來

  公元前108年,漢朝大軍東進,衛滿朝鮮滅亡。此後,漢武帝在原衛滿朝鮮屬地設置了四個郡。那時,漢朝東北有一個叫扶余的小部族,他們發生了內亂。一批人遷移到漢朝的高句麗縣(今遼寧撫順)。

  漢元帝時,國力衰落,高句麗人順勢而起,建立了自己的王國。因為國王姓高,為和後來出現的“王氏高麗”區別開,也稱“高氏高麗”。

  高句麗土地貧瘠,氣候寒冷,原本成不了氣候。但他們武力值很強,趁著中原混亂,無暇顧及邊地,吞併了周邊不少小部落。

  東漢建立,高句麗太祖王高宮昏了頭,請求漢朝玄菟郡的玄菟城“賞賜”給他。被拒絕後,竟然派兵進攻玄菟城。戰局大大出乎他的意料:裝備精良的漢軍把他手下的部隊打得潰不成軍。經歷此戰,高宮鬱鬱而終。

  東漢末年,高句麗再次蠢蠢欲動。企圖將朝鮮四郡和遼東全部納為己有。沒想到又被盤踞遼東的公孫度狠狠收拾了一把。後來,司馬懿突襲公孫氏,戰後又把大批遼東漢人遷回內地。這一次,高句麗的機會終於來了。

  西晉末年,他們與百濟聯合,佔領了漢四郡。到了好太王時期,又徹底擊敗慕容鮮卑,征服了新羅和百濟,控制了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大部分,成為東北亞地區的小霸主。

  前面提到,高句麗建國之初,位於中國東北境內。但隨著他們進一步擴張,領土範圍延伸至朝鮮半島大部分地區,首都也一度遷到平壤附近。所以,韓國人才將高句麗視為本國曆史。

  二、遼水可廣?

  公元6世紀末,隋朝建立。589年,隋朝滅陳,南北實現統一。這讓高句麗人陷入到恐懼。因為,他們與突厥和陳朝一起,組成過反隋同盟。如今,天下一統,還會有他們的好果子吃嗎?

  果然,混一南北的隋文帝致書高句麗王,“對他們多年襲擾邊境表達了不滿:王謂遼水之廣,何如長江?高麗之人,多少陳國?朕若不存含育,責王前愆,命一將軍,何待多力!殷勤曉示,許王自新耳。宜得朕懷,自求多福。

  公元596年,隋文帝要求高句麗王臣服,斷絕與突厥的軍事同盟。結果被斷然拒絕。沒辦法,那就打吧。

  經過兩年的準備,598年,隋文帝派海陸大軍三十萬攻打高句麗。由於正值雨季,陸路泥濘不堪,後勤無法及時跟進。加上海上風浪很大,有相當一批海船沉沒在遼東灣。

  此戰,隋軍大敗,活著回來的只有三萬來人。

  與此同時,高句麗上下也意識到隋朝多麼強大,於是遣使謝罪,防止隋朝再度入侵。隋文帝見部隊損失慘重,只好撤兵,宣佈維持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