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生不逢時!


  宋朝是一個充滿爭議的朝代,歷史書中評價其積貧積弱,但在眾多史學家眼裡,它卻是繁榮的象徵,最輝煌時gdp一度超越歐洲。英國史學家湯比因和中國文學家餘秋雨都曾表達過對宋朝的嚮往。

  宋朝推崇理學和儒學,同時還重視商業發展,包羅萬象的開放意識,讓宋朝有了燦爛的科學技術,發達的社會經濟以及豐厚的文化積澱。

  但生不逢時,宋朝周邊的國家個個驍勇善戰。隔壁的遼,動不動就來騷擾一下。重文輕武的宋節節敗退。甚至只能靠贈銀求和來換取安寧,這條路一走就是120年之久。

  無奈之下,只能聯合後起之秀——金,共同滅遼。戰後,宋舉國歡呼,金全面覆盤,他們覺得宋朝打仗打的比游擊隊還業餘,那麼大的疆土不佔白不佔。便開始組織軍隊痛擊當年的盟友。活生生的將宋劈成兩半,北宋朝廷的滅亡,南宋朝廷的興起。

  心存僥倖和報仇心切的南宋,在公元1234年犯了個大錯誤,聯合蒙古幹掉金。但沒想到這是一匹來自北方的猛狼,南宋政權岌岌可危。

  就在此時,宋末最後一位民族英雄降生了,他的名字叫文天祥,那個寫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立志成為真正男子漢的宋末帥哥

  文天祥的顏值,用現在的審美來看,那就是個唇紅齒白的長腿歐巴。《宋史》對他的外貌描寫更是豪不吝筆墨。

  但早熟且有志氣的文天祥並未沉浸在自己傾國傾城的容顏中無法自拔,而是在10歲時就望著歐陽修、蘇軾、范仲淹的畫像,用奶聲奶氣但鏗鏘有力的聲音對自己說“我以後也要成為那樣的人,那才是真正的男子漢!”

  范仲淹

  所以他發奮苦讀,19歲,鄉試第一名。20歲,殿試時,以“法天不息”為題,抨擊當時昏聵無度不理朝政的宋理宗,一氣呵成一萬字,別人不敢說的事,他敢!不畏強權,不理世俗。這就是文天祥,怎一個浪字了得。

  閱卷後的宋理宗看出了這是個有才氣有理想的年輕人,沉思片刻,做出了這輩子最正確的決定,提筆畫勾,文天祥變成了文狀元。從此踏上仕途。

  仕途高開,20歲位居副廳級

  提到文天祥,就不能不提這個在位四十一年的皇帝——宋理宗趙昀。他出生在福堆裡,屁股雖坐在應當胸懷天下的龍椅上面,心卻留在了後宮嬪妃的寢殿上,縱情聲色,夜夜笙歌,不理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