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湯哩哩啦啦 作品

明末抗清的民族英雄史可法的影響力


  孫兆奎,字君昌,江蘇吳江人,生年不詳,明末舉人、抗清英雄。

  南明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孫兆奎投奔鎮守揚州的督師、兵部尚書史可法。

  不久,揚州失守,史可法被俘,不肯投降清軍被斬殺。

  多鐸率清軍瘋狂屠城,十天內,揚州城八十萬人慘遭屠戮,史稱“揚州十日”,孫兆奎轉往吳江等待時機。

  南明永曆元年(清順治四年,公元1647年),孫兆奎與同縣進士吳易率數千人起義,抗擊清軍,屯兵長白蕩,出沒於太湖、三泖[mao]之間,對外號稱“孫吳兵”。

  孫兆奎與吳易一個是舉人,一個是進士,兩個知識分子都沒有領兵打仗的經驗,完全憑藉一腔愛國熱血而已,因此,手下部眾戰鬥力很差,和訓練有素的清軍根本不在同一級別,等於學齡前兒童大戰重量級拳擊手。

  當年八月廿四日,“孫吳兵”與吳勝兆率領的清軍在塘口交戰,斬獲戰船二十艘,廿五日,天降大雨,孫吳兵被清軍大敗,僅吳易一人逃脫,其父親、妻子及女兒都溺水而死,孫兆奎等義軍首領被俘。

  隆武二年(1646年),吳易率殘餘勢力在長白蕩繼續抗擊清軍,不久因寡不敵眾被俘,拒不投降,被清軍殺害,孫吳兵起義宣告失敗。

  回頭說孫兆奎,他被俘之後,被押往南京白下城,由投降清軍的原明朝大將洪承疇審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