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湯哩哩啦啦 作品

德裔貴族曾空降希臘當“債務國王”


  前些年希臘的債務危機把整個歐元區拖下水,歐元區第一大經濟體———德國自然首當其衝。

  德國一面提供“紓困款”,一面向希臘施壓,讓習慣了散漫日子的希臘深刻領教了“債主的臉色最難看”這句大俗話的道理。其實德國人不是頭一回當希臘債主,而且“上一回”,債主的臉色更難看:一個德國人直接被派到希臘當國王。

  德國人浩浩蕩蕩進入希臘

  自1453年奧斯曼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滅亡後,歷史悠久的希臘一直被奧斯曼帝國所統治。到了19世紀初,隨著希臘民族意識的覺醒和奧斯曼帝國的衰微,希臘在1821年掀起獨立戰爭,並於1828年宣佈獨立。

  然而,奧斯曼帝國畢竟是個橫跨三洲的大帝國,在整個希臘獨立戰爭期間多次重創起義軍,製造了數場屠殺慘案。可以說,單靠自己的力量,希臘人是無法獲得獨立的。

  這時,為了打擊“異教徒”,歐洲的三大強權———英、法、俄聯手出擊,出錢、出槍、出艦隊,迫使奧斯曼帝國退讓。

  當然,這一切不是免費的,希臘革命領袖卡波濟斯蒂亞斯被迫簽字畫押,承諾革命成功後償還相關債務。當然,債主不僅僅是這三大國,還有無所不在的瑞士銀行(號稱“政治銀行家”的日內瓦商人讓-加布裡埃爾·埃納德承擔了希臘起義軍和列強幹涉軍軍費的大頭),以及若干出於同一個宗教信仰(基督教)多少出了些力的歐洲小國,其中包括巴伐利亞王國———這塊今天德國的領土。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希臘剛獨立,執掌大權的卡波濟斯蒂亞斯就在1831年遇刺身亡。這讓列強和大小債主們頓時緊張起來,須知,奧斯曼土耳其當時還沒正式承認希臘獨立(1832年才承認),萬一出現反覆,豈不是白忙一場?

  於是,債主們在倫敦開大會,決定給希臘人弄個國王,讓他幫忙看著債主們的利益。

  但是,希臘人自尊心很強,三大國直接派人去當國王不太合適,於是一合計,最終由本身就有德國血統的埃納德出面作保,說服“小債主”———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一世,把自己的次子奧托“貢獻”出來,去希臘當“管債”的國王。

  路德維希一世還是王子時,就曾在歐洲王室中第一個站出來支持希臘獨立,希臘人對他一家多少有些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