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湯哩哩啦啦 作品

文壇名人的“一樹梨花壓海棠”


  現在經常聽到有人說起老夫少妻的現象。其實,老夫少妻並不是現代人的專利,古代的老夫少妻依然大有人在。

  “一樹梨花壓海棠”的老夫少妻的浪漫生活,也許就是古代老年人婚姻最高的精神境界。

  說起來,老夫少妻現象的關鍵,不在大男人身上,而在小女人身上。大男人從骨子裡就是喜歡小女人的,並且總是來者不拒。而小女人就不是這樣了。

  古代嫁給老夫的小女人無不是生活無著的窮人家女兒,尤其是嫁給有錢的知名文人不僅可以生活無憂,而且還能浪漫和風光一把,留下千古佳話。但是,說到底,她們畢竟是為了生活。這應該可以為人們所理解,生活不下去,還談什麼老夫少夫?

  其實,古代的老夫少妻生活只是男人們的浪漫和風光,女人們的浪漫和風光只是女人們自己的願望和理想。

  一、一樹梨花壓海棠,張先蒼蒼白髮對紅妝

  張先,字子野,北宋時期著名詞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天聖八年進士,官至尚書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間。曾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人私交甚密。

  張先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曾因三處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張先一生安享富貴,詩酒風流,頗多佳話。據說他年輕時,與一年輕美貌的小尼姑相好,但庵中老尼十分嚴厲,把小尼姑關在池塘中一小島的閣樓上。為了相見,每當夜深人靜,張先偷偷划船過去,小尼姑悄悄放下梯子,讓張先上樓。後來二人被迫分手,臨別時,張先不勝眷戀,於是寫下《一叢花》寄意。

  老年後的張先寓居杭州,多為官妓作詞,卻把同為官妓的龍靚忽略了。於是龍靚給張先寫了一首詩索詞:“天與群芳千樣葩,獨無顏色不堪誇。牡丹芍藥人題遍,自分身如鼓子花。”

  張先於是作雙調《望江南》回贈:“青樓宴,靚女薦瑤杯。一曲白雲江月滿,際天拖練夜潮來。人物誤瑤臺。醺醺酒,拂拂上雙腮。媚臉已非朱淡粉,香紅全勝雪籠梅。標格外塵埃。”

  當時,蘇軾正在杭州做通判,與張先有忘年之交。當時張先高齡已八十有五,雖致仕歸隱多年,但依然是妻妾成群。蘇軾曾賦詩戲曰:“詩人老去鶯鶯在,公子歸來燕燕忙。”

  而張先並不在意,竟然又新娶一房小妾。蘇軾又賦詩調侃曰:“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張先對此也不過一笑了之。從此“一樹梨花壓海棠”便成了老夫少妻的文詞雅句。遙想當年的煙柳畫橋、風簾翠幕、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東南形勝的杭州,老夫少妻對於男人來說是何等的風光?

  二、花甲之年娶小妾,顧炎武老樹春深難著花

  顧炎武,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史學家、語言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並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本名繼坤,改名絳,字忠清;南明敗後,改炎武,字寧人,號亭林,自署蔣山俑。顧炎武青年時發憤為經世致用之學,並參加崑山抗清義軍,失敗後漫遊大江南北,曾十謁明陵,晚歲卒於曲沃。學問淵博,於國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儀象、河漕、兵農及經史百家、音韻訓詁之學,都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