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湯哩哩啦啦 作品

唐玄宗曾經攆過兩次楊貴妃?


  楊貴妃為什麼被兩次趕出宮?

  白居易在《長恨歌》中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來形容有閉月羞花之貌的楊貴妃,是如何妙曼嬌媚,力壓群芳的;用“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來形容楊貴妃入宮後,是如何被唐玄宗溺愛專寵的;用“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來形容李隆基和楊玉環的情與愛是如何堅如磐石,牢不可破的。這也是世人所熟知的唐明皇與楊貴妃“海枯石爛不變心,天長地久不分離”的愛情故事。

  但卻很少人知道,在楊玉環被冊封為貴妃受到專寵至馬嵬坡殞命的十年時間裡,其實還有兩次被唐玄宗攆出宮的經歷。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關於楊貴妃兩次被逐的原因,《舊唐書》記載:“五載七月,貴妃以微譴送歸楊銛宅”,“天寶九載,貴妃復忤旨,送歸外第。”

  《新唐書》記載:“它日,妃以譴還銛第,比中仄,帝尚不御食,笞怒左右。”,“天寶九載,妃復得遣還外第,國忠謀于吉溫。”

  《資治通鑑》記載:“妃以妒悍不遜,上怒,命送歸兄銛之第。”,“九載二月,楊貴妃復忤旨,送歸私第。”

  以上幾部正史都沒有正面地詳細說明楊貴妃被遣送這件事的發生過程,並異口同聲地說是楊貴妃因犯錯得罪了唐玄宗而被送歸孃家。

  《資治通鑑》記載的理由是“妒悍不遜”,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還是沒說?

  野史《開元傳信記》記載:“太真妃常因妒媚,有語侵上,上怒甚,召高力士以輜送還其家。”宋代樂史撰寫的《楊太真外傳》記載的楊貴妃第一次被逐原因與以上記載大同小異:“五載七月,妃子以妒悍忤旨。乘單車,令高力士送還楊銛宅。及亭午,上思之不食,舉動發怒。”,倒是記載的第二次被逐原因與眾不同:“九載二月,上舊置五王帳,長枕大被,與兄弟共處其間。妃子無何竊寧王紫玉笛吹。因此又忤旨,放出。”

  可見,無論正史野史,都沒有告訴世人,楊貴妃第一次被逐的原因。原因成謎讓人探究,還是讓本文來對楊貴妃的兩次被譴事件逐一解密吧!

  第一次被逐出宮,是楊貴妃因恃寵驕縱,得罪了唐玄宗,被譴歸孃家。

  《資治通鑑》記載:“妃以妒悍不遜,上怒,命送歸兄銛之第。”楊貴妃此次被攆的罪名是“妒悍不遜”。

  楊貴妃嫉妒的是誰?

  又是如何嬌悍不遜的呢?

  根據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曹鄴所作《梅妃傳》記載,被楊貴妃嫉妒的人就是梅妃。此文亦選入宋代《唐宋傳奇集》。梅妃,姓江,名採蘋,閩中(今福建)莆田人。父江仲遜,世代為醫。江采蘋九歲時,便能誦讀《二南》(周南、召南)。並對父親說:“我雖女子,冀以此為志。”父奇之。

  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十二月,唐玄宗最寵愛的武惠妃去世,玄宗心中悲傷,視後宮佳麗皆不入眼,宦官高力士便建議在全國選美。高力士來到閩中,見到了芳齡十五歲的江采蘋,驚為天人。於是,把她帶回宮,獻給了唐玄宗。江採萍不僅容貌美麗,而且溫柔典雅,很快便擄獲了玄宗的心。長安大內、大明、興慶三宮,東都大內、上陽兩宮,有近四萬宮妃,唐玄宗自從得到江采蘋,其餘宮妃皆視如塵土,宮中嬪妃亦自認為不及。江采蘋自小喜愛淡雅,也喜歡同樣淡雅的梅花。玄宗便特地在她居所闌檻栽種了一片梅林,居所闌檻由唐玄宗御書《梅亭》,並暱稱她為“梅妃”。當梅花盛開之時,玄宗便攜梅妃來到這裡,賞花吟詩,恩愛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