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馬市

  “商隊北上,以經濟控制,孫兒認為不錯。”

  “如今我們大明不缺糧,有土豆、紅薯和玉米,又有化肥增產,糧食充足,可以滿足我們全國的需求。”

  “穀賤傷農,如今不少大明百姓,不需要耕作,北邊百姓說不定還能空閒下來,除了種完幾畝地,把未來幾年的糧食種出來,不知道可以做點什麼。”

  “這個時候重開馬市,就能讓他們經商貿易。”

  “可以加快經濟增長,改善大明百姓的生活,又能為大明增加稅收。”

  “我們在北邊,長年有大軍鎮守,也不怕那些商賈和外族人亂來。”

  朱炫比較傾向於重開馬市,平安和朱桂他們的想法不錯。

  歷朝歷代,重農抑商。

  主要原因,還是商人不事生產,到處走,沒有固定的住所,這樣做一來會導致田地沒有人耕作,國家的糧食無法保證,二來隨處走動的人,會導致人口的不穩定,甚至會帶來混亂之類。

  古代的王朝,恨不得所有百姓,永遠紮根在自己耕作的土地上。

  如今糧食不再是問題,大明不再缺糧。

  一年種植的糧食,足夠食用兩年,少部分人耕作供養大部分人已經實現了。

  朱炫甚至還在研究,未來的機械化種田。

  對於流動人口太多,造成混亂等,其實在邊地,常年有大軍駐守,也不是什麼麻煩。

  “言之有理。”

  朱元璋看著奏章,沉思良久道:“那就按照乖孫說的去做,這份奏章,咱同意了,那些商隊,乖孫你來帶動,馬市也是你來負責。”

  “好啊!”

  朱炫滿口答應下來。

  互通有無,發展經濟,確實比較重要。

  朱元璋又道:“咱老了,關於經濟方面的事情,遠不如乖孫精通,只要你把握好這個度量即可,但是要注意,不能讓鐵器等,大量流出去。”

  除了鐵器,還有火藥,都是大明違禁品。

  這些可以用來製造武器,必須嚴格管控。

  大明民間,早就不允許存在火藥,但不保證會沒有人私藏,鐵器就更普遍在民間存在。

  必須要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