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商議勤王

  但其中的核心卻是天子一定要儘量避免直接參加戰爭,即便想要鍛鍊軍隊,派遣將領領一軍輪換出徵便足夠了。

  為何一定要率大軍親征,這是取禍之道,一旦戰敗,天子威嚴定然大損,即便獲勝,又能獲得什麼好處呢?

  這昏君自己找死,為什麼要拉上十數萬國人與他赴死,一旦大敗,社稷動搖,到那時要死多少周人,上天賜予的土地還沒有全部拿到手中,就開始內耗,屬實不智。”

  宋公爽沉默片刻嘆道:“楚國多番挑釁,甚至僭越稱王,當今天子定然是不能容忍的。”

  “哼!”

  洛蘇冷哼一聲,道:“有今日實在是王上及中原諸侯之過。

  先王時便苛待南方諸侯,認為他們是蠻夷之國,楚子熊頓有大才,征討南蠻,開拓諸夏,早就該升侯爵,賜奉王受命,以酬其功。

  昔年素王執掌天下時,有這等賢才相見,連飯都來不及下嚥,光著腳就出門詢問賢才有什麼治國的良策,才有了邦周的安定。

  可先王是怎麼做的?

  熊頓應詔來首已參加諸侯盟會,先王卻派遣他去看管祭天的火堆,不允許他參與正式的盟會,這樣羞辱一位諸侯是聖王該做的事情嗎?

  先君據直而言,孤也曾向王上進言,卻被敷衍搪塞,這是對待邦周重國的態度嗎?

  楚子僭越稱王,不顧法度吞併周圍的國度,積蓄甲兵,早已突破了小國只能領一軍的規制,這都是先王與當今王上的過錯!

  即便想要征討楚國,命令諸侯在洛邑聚兵即可,又為何非要動用天子六軍呢?

  天子最強大的武器是名爵和大義,他卻只知道妄動刀兵,可見心中對國人並無半點體諒,孤相信上天不會眷顧他的。”

  面對激憤的洛蘇,宋公爽只是嘆氣,盡力安撫著他,好在洛蘇很快就平靜下來,開始思索之後如何善後。

  他已經認定天子此戰必敗,稍微盤算了一下可能發生的事情,便對宋公爽道:“兄長,天子一意孤行,不知兵事又剛愎自用,身邊又有由、紀這等諂媚之輩,孤料定他此戰必敗,但洛邑絕不能有失,我邦周的社稷重於天子。

  兄長是奉王受命鎮東諸侯,此次回國,便召集諸侯,孤會在召集令上署名上印,齊侯那邊孤來聯繫,一旦有變就能立刻勤王。”

  “勤王?”宋公爽聲音突然變大,他沒想到洛蘇竟然對局勢的預料已經這麼差了,不禁驚疑道:“天子六軍是少有的精銳,楚國雖強不過是一個諸侯國罷了,恐怕最多也只有兩軍,而且戰甲也不可能與天子六軍相比,即使戰敗想必也能全身而退吧!”

  洛蘇搖搖頭道:“洛國與楚國也算是有一份香火情,那熊頓是當今天下少有的戰將,有萬夫不擋之勇,麾下戰兵皆是出自窮山惡水之地,能耐苦戰,著三層甲,悍不畏死,是天下強軍。

  孤曾聞熊頓率三千戰兵正面擊潰五萬南蠻部落聯軍,也曾聽聞徽侯八千甲兵被熊頓三千人一戰而滅,這等戰神豈是常人能戰而勝之的。

  而天子,縱然是強軍在他之手,能發揮出三層力便是不易,更別說天子六軍自恃數倍於敵,已是驕兵,我雖然不懂戰陣軍事,但也知驕兵必敗的道理。

  最可怕的是,天子竟然要渡河攻打楚國,當初先祖素王洛水之戰,便是臨水,這等地形一旦兵敗,傷亡必定極大,甚至渡河之時,稍有不慎,便有傾覆之危!”

  洛蘇這一番話合情合理,宋公爽被說服了,心中不由開始盤算自己能從接下來可能發生的變故中獲利多少。

  冥冥中的姬昭饒有趣味的看著這一幕,通過對之前事件的瞭解,他得出了與洛蘇同樣的結論,他有些好奇之後自己的這個子孫會做什麼,是做天子的忠臣,還是做邦周的忠臣。

  姬昭暫時還沒有給予自己這個後代幫助的打算,如果一個六維屬性如此優秀的家主還需要幫助的話,他就要對自己是否能夠通關持悲觀態度了。

  當初選擇洛蘇成為繼承人就是因為優秀的家主能夠獲得更多氣運點,洛蘇也沒讓他失望,這些年來獲得的氣運點已經比他的父親和爺爺兩個人一輩子加起來還要多了,等到他這一生結束,能夠拿到的氣運想必很是可觀,雖然姬昭主要依靠細水長流,但能夠突然暴富一筆,他也不會拒絕。

  實際上歷代家主都能隱隱約約的感受到自家的老祖宗似乎沒死,或者說是真的到了天上,有時候會關注他們,尤其是洛蘇這種聰明人,面對一些發生過的事情保有深刻懷疑。

  但因為太過離奇,又太多時間都沒有反應,也就放在心底不說,但行事上還是謹慎了很多,對於很多老祖宗定下的規矩絲毫不敢逾越。

  這就是為什麼洛蘇殫精竭慮的維持天子的權威,保證邦週中樞的權威,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使整個天下秩序保持穩定,洛國也就能在這種秩序中千秋萬載的存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