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一百零七章:洛水和議

   

   

   

   秦楚之間的友誼早就破裂,在蜀國平原之上就摩擦不斷,都想要侵吞巴蜀,大戰時期尚且勾心鬥角,現在戰爭停止,壓在雙方頭頂的姬姜聯盟被掀開,秦楚雙方立刻就將對方視作敵人。

   

   

   

   魏國可以看作晉國的延續,魏國要韓國東方的領土,就會堵住楚國北上的道路,所以楚國不能答應魏國那麼猖狂的領土要求。

   

   

   

   至於楚國的領土要求別說吳國和齊國不可能答應,秦國和魏國更是不可能答應,晉國沒了,楚國卻還在,這實在是太恐怖了。

   

   

   

   在這種詭異的氛圍之中,各種陰謀算計隱藏在臺面之下,最終達成了大致的和議。

   

   

   

   “鄭國領土和宋國東部併入王畿。

   

   

   

   韓國在洛邑之東的土地全部割讓給魏國。

   

   

   

   天子將王畿之北的土地賜予韓國重新建國,再從鄭國的土地之中取出一部分賜予韓國。

   

   

   

   趙國向秦國割讓大片土地。

   

   

   

   吳國向楚國割讓大江以北的大部分土地。

   

   

   

   鄭國、陳國、宋國不再復國,宋國在商丘之中保留祭祀。

   

   

   

   齊國、吳國將淮河泗水流經地區割讓,由秦魏兩國共管。

   

   

   

   洛國東部併入王畿,從宋國之中劃飛地給洛國,但洛國不得在此駐紮軍隊。”

   

   

   

   秦楚魏並沒有真正的為難王室,甚至王室的土地還得到了很大的擴張。

   

   

   

   無論任誰看,秦楚魏都算是忠臣了。

   

   

   

   但所有人都清楚,周王室爛泥扶不上牆,現在把土地給他,之後再搶過來就是。

   

   

   

   接下來的才是秦魏楚三國最重要的目的,讓洛國從邦周的天命之中離開。

   

   

   

   “洛國公室不得進入王畿,不得擔任王室卿士。

   

   

   

   洛國軍制只能留存一萬兩千五百人。

   

   

   

   洛國不應當使公族子弟全部留在國中,應當出仕列國。

   

   

   

   諸夏文化昌盛才是昌盛,洛國應當向列國派出老師教導,洛國學宮要允許列國派人記錄。”

   

   

   

   表面上是針對洛國,實際上全是針對周王朝天命的,一萬兩千五百人的軍制已經很多,洛國敢戰士人數從未超過五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