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一百四十七章:天命難道在秦國?


  就在孟子前往魏國的路上,秦魏之間陡然爆發了大戰,秦魏之間的爭鬥,從河西易手開始,秦國就佔據了上風,尤其是魏國的君主開始拉跨,君主不賢明,縱然臣子再強也沒用。

   

   

   

   在秦魏兩國命運的關鍵時刻,上天沒有眷顧魏國,那麼隨之而來的就是失敗,為了躲避秦國的鋒芒,魏國甚至將都城搬遷到了東側的國土上。

   

   

   

   最關鍵的是,函谷關落到了秦人的手中!

   

   

   

   昔年咸陽宮中所設想的從高原到黃河再到函谷關的這一條防線終於構建成功。

   

   

   

   從宣公大力營建這座雄關,然後交到晉國手中,最後被魏國繼承,六百多年了,這座雄關始終是守衛著關東諸國的門戶。

   

   

   

   但是現在這座雄關陷落了,崤函之固第一次落到了秦人的手中,這件事使得天下側目。

   

   

   

   秦王的逝去對秦國影響不大,創造了強秦的衛鞅在變法完畢的那一刻,對秦國的作用就沒有那麼大了。

   

   

   

   秦人在秦法的鍛造下,已經完全蛻變成戰爭機器,耕戰體系貫徹到秦國的方方面面,雖然這種體系導致秦人之中幾乎沒有可用之才,但是秦國無才,六國卻有才,將六國之中的大才之人招攬到秦國之中,然後配合著秦國將潛力壓榨到極點,堪稱無敵的耕戰體系,當真是天下莫能與之爭。

   

   

   

   最震驚的就是楚國和周王室,魏國倒下之後,身處洛邑的周王室幾乎就要直面秦國的兵鋒,王室國小兵微,拿什麼去阻擋秦國。

   

   

   

   周天子在王宮之中衝著閹人大吼道:“速速向洛國去信,這該怎麼辦?若是秦人來奪鼎,寡人要如何做呢?”

   

   

   

   楚國之中更是震動莫名,天下諸國之間,和秦國羈絆最深的就是洛國和楚國。

   

   

   

   

   

   秦國是洛宣公所分封的,秦國最初的土地和最初的權力都是宣公給的。

   

   

   

   而楚國和秦國之間,從宣羋夫人入秦開始,有一百多年都是血盟,雙方之間的關係好的簡直蜜裡調油。

   

   

   

   楚國被吳國攻破國都,還是秦國親自發兵復國,雙方為了對抗姬姜聯盟還共同開拓巴蜀,相互之間通婚不知多少次。

   

   

   

   秦楚之好是唯一能和齊洛之好相提並論的。

   

   

   

   後來雖然貌合神離,但是在打擊姬姜聯盟上還是一同攜手,沒想到昔年那個西陲之國,竟然突兀的強到了能夠奪走魏國大片國土的程度。

   

   

   

   郢都。

   

   

   

   楚國國中的政治鬥爭開始愈發的激烈起來,變法的言論再次開始被提起,甚至其中還有既得利益的公族,這些眼光較為長遠,而且忠貞為國的貴族,見到了楚國衰微的原因,想要改變。

   

   

   

   然後這些人離開郢都,來到了項氏改封之後的封地,遙遠的吳地,這裡的風景非常美麗,但眾人的心情卻異常的沉重。

   

   

   

   這些開明的貴族各個語氣激昂地對項氏家主道:“項公,秦國勢大,巴蜀盡在秦國的手中,若是楚國再不改變,恐怕魏國的現在就是楚國的未來。

   

   

   

   我等深感憂慮卻沒有能力改變,所以才來尋您。

   

   

   

   楚國之中,唯有項氏才是擎天之柱,若是您不出面,楚國的強盛真不知道要到何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