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項梁走到門前,望著眾人大聲道:“諸位,昔年秦國殺死了我們所有楚人的王,這是國家的仇恨,秦國還殺死了我的父親,這是家庭的仇恨,有這樣的仇恨在,難道項氏能安穩的生活在秦國的統治之下嗎?

   

   

   

   想必是不可以的,項氏唯一能做的就是驅逐暴秦,光復楚國,楚國的旗幟將會重新在諸夏列國之中招展,千年的宗廟將會重新建立在郢都。”

   

   

   

   當即就有人道:“項公,您的家族世世代代作為楚國的上卿,在楚國之中有威名,我們不聽從您的命令,難道還能有別的選擇嗎?

   

   

   

   據說中原的陳勝稱王,各路義軍都尋找到六國的後裔稱王自立,您也應當稱王,這樣才能和各路義軍平等交流。”

   

   

   

   沒有人提要尋找楚國公室後人來做王,一則是楚國真正的公室在國破之後死的七七八八,剩下的也被抓到咸陽城中漸漸死去。

   

   

   

   二則是立六國後裔主要是為了借用旗號收攏人心,畢竟這個時代王侯將相還是天生的貴種,都是三王五帝的後人,普通人則完全沒法比。

   

   

   

   但是項氏和洛氏不需要,以這兩個家族在楚國和諸夏的影響力,根本就不需要借用別人的旗號,甚至就算真正的楚王室後人站在這裡,恐怕除了項氏之外,沒人會搭理他。

   

   

   

   項氏這麼龐大的影響力就是後期鬱郁不得志的根本原因,楚王時常在擔憂項氏背叛和需要項氏之間徘徊。

   

   

   

   於是在眾人擁護之下,在洛新見證之下,項梁重新建造大楚,以素王為號,在中原廣邀豪傑商議討伐秦國。

   

   

   

   洛陵則坐著馬車晃晃悠悠的在大山之中的窄道上行走,越看周圍的地形洛陵越滿意,說服趙佗的把握又大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