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二十五章:山東英豪會盟

   暴秦有罪,罪在獨夫,若是不能覆亡暴秦,陵無顏面見先祖。

   

   

   

   至於亡國破家的仇恨,與素王要踐踏秦法相比較起來,只能算是附著了。”

   

   

   

   洛陵直接就將自己的態度擺了出來,這不僅僅是洛氏的國仇家恨,這是素王不允許暴秦這樣的法度的國家存在,所以洛氏一定會死磕到底。

   

   

   

   你們參加了會盟,就要徹底站在秦王朝的對立面,不要想著首鼠兩端,否則洛氏絕對不會放過伱。

   

   

   

   來到這裡的基本上都是不能和暴秦所共存的,自然無不可,唯一的劉邦自然隨大流。

   

   

   

   洛陵見狀便道:“陵這一路走來,聽聞扶蘇在咸陽大封諸王,邯鄲王章邯和臨淄王蒙恬已經率領著大軍攻破了許多義軍。”

   

   

   

   在座的許多人臉色有些不太好看,韓成和魏咎更是直接掩面,他們兩人都是章邯的手下敗將,趙歇聞言道:“洛公,現在章邯正準備進攻趙地,會盟結束我就要著手去與章邯會戰,實在是不能再拖,扶蘇大封諸王,盡收秦人之心,乃至於很多人都熄了反抗暴秦的心思。”

   

   

   

   這就是眾人最擔心的事情,扶蘇不是始皇帝那樣的獨夫,也不是胡亥那樣的傻子,他還是有威望的,而且願意分享權力,這讓他有了一大批的支持者,至少不是先前那種天下皆反的景象了。

   

   

   

   沒想到洛陵卻直接笑道:“趙王歇,您實在是多慮了,暴秦的酷烈難道僅僅是出自於皇帝一個人嗎?那是從上到下整個秦國的官吏所共同推行的。

   

   

   

   就像是奔騰的洪流,難道是一個人就可以阻擋它流動嗎?你以為扶蘇用王侯之位收取了大貴族的人心,就能夠讓那些基層的胥吏聽命嗎?

   

   

   

   他大封諸王,這些王侯都要帶著秦人東出,天下人的負擔不但沒有減輕,反而更加加重了,只要秦人的攻勢受到挫敗,乃至於大敗,整個天下的形勢都會瞬間逆轉。”

   

   

   

   洛陵的話振聾發聵,眾人一思索的確是這樣,洛陵又道:“扶蘇縱然封王侯又如何,山東豪傑又豈是他那幾個人可比的,他所依仗的無非就是章邯和蒙恬這兩人,寄希望於這兩人能夠為他平定叛亂,但這簡直就是做夢。

   

   

   

   只要我等齊心,擊破章邯和蒙恬,就能從河東、函谷關、武關同時破關,覆滅暴秦輕而易舉。”

   

   

   

   是啊,昔年函谷關還是天下第一雄關的時候,若是山東諸國心齊,照樣能夠攻破,更不要說現在的函谷關隨著大河河道的沖刷,已經不是那種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

   

   

   

   “還請洛公主持大局,我願意尊奉您為共主,接受您的賜封,聽從您的命令。”

   

   

   

   隨著第一個人這樣說,又有幾個豪傑同樣願意奉洛陵為共主。

   

   

   

   項梁心中清楚,洛陵一定會拒絕的。

   

   

   

   果然洛陵當即道:“諸君,洛氏主持會盟,是為了討滅暴秦,卻不是為了讓洛氏成為新的天子,我等在此立下約定。

   

   

   

   率先進入關中的在關中稱王,滅亡秦朝過程中功勞最大的則作為共主,這樣想必是非常合理的。”

   

   

   

   【你的家族政治信譽增加了,你的家族對王佐之才的吸引力降低了。】

   

   

   

   眾人當即就是眼前一亮,洛陵的意思很清楚,暴秦現在所依仗的就是章邯和蒙恬的軍隊,若是能夠擊敗這兩人,功勞這麼大,這樣的人作為共主自然是非常合理。

   

   

   

   進入關中同樣非常重要,能夠切斷中原秦軍的支援補給,這也是大功一件,稱關中王倒也合理,而且恐怕沒幾個人敢率領著軍隊直接撲向關中,畢竟一旦被章邯和蒙恬回攻就是全軍覆沒的結果。

   

   

   

   項羽有些振奮的問道:“洛公,如果既是功勞最大的,又是第一個進入關中的呢?”

   

   

   

   洛陵立刻道:“若是在亡秦的過程之中立下最重的功勞,還攻破關中,那天下所有曾經被暴秦壓迫的人,難道還有人能不感念他的恩德嗎?

   

   

   

   這樣對天下有恩德的英豪,天下人都應該臣服於他,難道除了關中王和天下共主的尊位,還有其他能夠表達對他的尊敬和愛戴嗎?”

   

   

   

   洛陵這麼說是想要告訴眾人,覆滅暴秦的人會得到巨大的聲望,因為暴秦的名聲實在是太差了。

   

   

   

   但眾人顯然沒有理解到這一層,他們想的是,關中王加天下共主,那不就是邦周權勢最大時的周天子嗎?

   

   

   

   最關鍵的是,洛氏依舊保持著千年以來的傳統,在眾人都推舉洛陵做共主之時,他表示了放棄,這代表著洛氏依舊不願意王天下,這讓很多人心中有了異樣的想法。

   

   

   

   尤其是張良,他敏銳的意識到,雖然現在看起來項氏和洛氏是盟友,但是這都是不確定的,誰說洛氏就只能和項氏結盟,而且洛氏又不僅僅一個人,洛亦不就和沛公劉邦走的比較近嗎?

   

   

   

   洛陵望向項羽,見到項羽同樣是一臉的振奮,明顯沒有聽出自己話中的深意,微微搖頭,他將大帳之中的人一個個看過去,只見到幾個人在沉思。

   

   

   

   那位和阿亦比較親善的沛公眼中閃爍著光,緊緊地盯著張良,時不時望兩眼洛亦,和其他人顯得有些格格不入,這讓洛陵對他稍微上了一絲心。

   

   

   

   在確立了封賞之後,洛陵還是為眾人分別安排了進攻的方向,章邯和蒙恬的進攻終究還是要面對,不過洛陵自負軍略無雙,搭配上項羽這位兵主,加上江東子弟本就悍勇。

   

   

   

   洛氏手中還有一批敢戰士,但洛陵並沒有準備將這些直接投入戰場,因為在他看來實際上用不到,這些人是洛陵之後準備建立家族作為拱衛的子弟。

   

   

   

   昭城會盟是一次非常特殊的會盟,首先它完美的組織了整個山東的反秦力量,從這方面來說,會盟非常的成功,但由於洛氏所堅持的“洛氏不王”政治原則,作為會盟的主持者,洛氏並沒有藉機攫取最高權力,這是洛氏在素王之後第二次主動放棄了成為最高統治者的機會,從古至今,中外歷史,前所未有。——《帝國的毀滅·秦國篇》

   

   

   

   回家之後沒有一天身體是舒服的,我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