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洛陵

   

   

   項梁幾乎就要咬牙切齒了,“亡周者秦,族秦者洛,想必洛氏的風格是不會殺盡秦國宗室的,那便讓項氏來做吧,梁請求您,若是日後羽那個孩子要殺光秦國宗室,您不要阻攔他!”

   

   

   

   權謀高到洛陵這個程度,他幾乎不會有任何的情緒外洩,不會有人能察覺到他內心之中的想法,所有他暴露在外界的情緒,都是他故意那麼做的。

   

   

   

   面對現在的項梁,洛陵知道他真正的話中的意思,這是項梁想要讓項羽做之後的家主,但是項羽這個人區分自己人和外人實在是太過分明,若是楚人在他面前,他就是這世上最仁厚的君主,但若是其他國家的人在他面前,他和始皇帝沒有區別,不把人當人看。

   

   

   

   項梁知道項羽定然要報復秦人,擔心項羽的殘暴惹的洛氏不快,這對項羽的未來是不利的,所以提前給洛陵打預防針,用深厚的仇恨來為項羽未來可能的行為背書。

   

   

   

   真是可憐項梁一片心,洛陵緊緊握著他的手,沉聲道:“如果您願意,這是可以的,您已經選擇了項羽嗎?”

   

   

   

   這就是洛陵的回答,只要伱能擔負之後的結果,這世上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做,殺光秦國宗室,在洛氏這裡並不是不可接受的事情,成王敗寇,就是這樣,數百年的滅國戰爭,沒有什麼溫良恭儉讓,都是赤裸裸的殺戮。

   

   

   

   項梁有些無奈的說道:“羽兒不是最好的選擇,但他是唯一的選擇,子陵公,就連暴秦都能得到天命,楚人有承載天命的可能嗎?”

   

   

   

   洛陵聞言輕聲道:“我只是一介凡人,上天的旨意難道會知道嗎?但是這天理循環,總是在於人心的,否則強如暴秦,縱然得到了天命,但不過短短十餘年就天下皆反,這樣的天命得來又有什麼用呢?

   

   

   

   楚國是否能夠得到天命我是不知道的,但只要天下的大勢都匯聚在楚國的身上,當天下的人心都凝聚在楚國的身上,那楚國就得到了天命。

   

   

   

   正如邦週一般,縱然是殷商的貴族都拋棄了商紂王,轉而迎接武王的軍隊,這就是人心向背,天命想必就體現在這裡。”

   

   

   

   實際上項梁想要問的是素王願不願意讓項氏承載天命,雖然項氏沒人見過素王,畢竟就連很多洛氏嫡系都沒有見過素王,但是項氏就是確定素王一定在,否則洛氏怎麼可能一直壓在項氏頭上呢,這是一種謎一樣的自信。

   

   

   

   其他的公族別出之後過了幾代,雖然心中對素王依舊崇敬,畢竟這是自己的老祖宗,但是對素王是否真的存在,在心中還是存在疑慮的,所以項氏真的很特殊。

   

   

   

   項梁心中實際上有過憂慮,洛氏不稱王,這想必是素王的旨意,那會不會項氏同樣不能稱王呢?

   

   

   

   他沒有直接稱楚王就是出於這個考慮,但是到了臨死的時候,他還是決定直接問,洛陵給了他一個很滿意的回答,楚國可以稱王,乃至於得到天命,成為楚天子。

   

   

   

   項梁開始重重地咳嗽起來,最後說道:“子陵公,章邯氣焰正盛,他的確是天下名將,便是再來十次,恐怕梁還是會中計。

   

   

   

   不過您有著梁所沒有的智慧,這世上想必沒有人能夠欺騙於您,章邯在您的面前想要玩弄那種奸詐的心思恐怕是不行了。

   

   

   

   您唯一需要思慮的就是,章邯的驪山刑徒軍並沒有那麼不堪一擊,他們的戰鬥力很強,一定要精銳上陣才能和他們一戰,梁先前連戰連勝都是章邯故意為之,一旦章邯開始全力而戰,立刻就發現秦軍鋒銳不弱於楚國精兵。”

   

   

   

   洛陵當然很清楚:“暴秦法度嚴苛,動輒犯法,很多士卒身上的爵位都不夠抵消罪名,只能被罰作徭役和苦役,驪山的刑徒軍之中大多數甚至都是當初戰場之上的精兵,一旦組織起來,自然有很強的戰鬥力,我之前就提醒過你們小心章邯的刑徒軍。”

   

   

   

   項梁聞言苦笑道:“先前問過羽兒,他和蒙恬的長城兵團交過手,羽兒說秦兵懦弱,不若楚人悍勇,他三戰皆大勝,斬首數千,戰損十一,說秦兵不足為慮。

   

   

   

   等到梁和趙王渡河而過,和秦兵交手果然如此,於是就認為秦兵真的不值一提了,這是梁的過錯啊。”

   

   

   

   洛陵聞言有些無言,你一個普通的將領,居然去問項羽那種力能扛鼎的兵主,對他來說秦兵可能真的很懦弱,甚至對他來說普通的士兵和將領都沒有什麼區別,反正都不是他的一合之敵。

   

   

   

   但是普通人還是要有自知之明,不要整天想著以少勝多,斬將奪旗之類天方夜譚的事情。

   

   

   

   “楚公莫要擔心了,我已經傳信代王和燕王,他們在代地和燕地聚攏豪強和黔首大獲成功,現在聚攏了十幾萬的人馬,正駐紮在太行之東,您和趙王戰敗之後,代王和燕王有些畏懼章邯,躊躇不前。

   

   

   

   為今之計就是將河南之地的義軍調集到河北,先攻破章邯,使章邯退出趙地,然後再緩緩圖謀,項羽定然要為您報仇,他恐怕已經率領著楚軍向河北趕來。

   

   

   

   齊王和膠東王我已經給他們去信,這兩位不會拒絕我的要求,等到天下義軍齊聚河北,定能使章邯死無葬身之地。”

   

   

   

   至於蒙恬會不會坐視義軍搞這麼大的串聯,會不會支援河北的章邯,洛陵的目光望向了正在南陽的劉邦,雖然劉邦和項氏比起來是個小蝦米,但是這隻小蝦米所處的位置太過關鍵,讓秦王朝如鯁在喉,蒙恬已經派出了大量的軍隊去追擊劉邦,分身乏術。

   

   

   

   沒有人知道劉邦和蒙恬之間會浪費多少時間,但是洛陵很敏銳的抓住了這一個短暫的空隙,就在這短短的時間之內,打死章邯!

   

   

   

   ————

   

   

   

   山東豪傑自昭城出,楚公梁、趙王戰於河北,齊王、膠東王及項羽戰於河南,沛公戰於南陽,代、燕集精兵、攏豪強、下中山,群雄俯首,帝扶蘇怖然,曰:朕有四海,鬱郁坐困天中,陵據一駕,號令天下亡秦。——《史記·洛昭公世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