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八章:劉呂之爭初顯,洛亦和稀泥

   

   

   

   寵愛褒姒甚至廢棄了姜後,將褒姒立為王后,最終導致了慘烈的後果。

   

   

   

   如果沒有宣公率領大軍勤王,邦周難道還能有千年的天命嗎?

   

   

   

   臣聽聞古之聖王,皆有賢后的輔佐和規勸,這世上有家中不睦卻獲得成功的嗎?

   

   

   

   一千年前,素王在鎬京城制定宗法時說,丈夫和妻子就像是太陽和月亮,共同照耀著大地,素王大力的讚揚妻子在家庭中的尊貴。

   

   

   

   素王說丈夫獲得了顯貴的地位,但是妻子卻依舊處於困頓的境地,這是沒有德行的表現。

   

   

   

   妻子沒有過錯,丈夫卻寵愛姬妾勝過妻子,是會受到上天懲罰的。”

   

   

   

   話說到這裡,宴席中的眾人都已經知道呂澤大概要說什麼了,他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是意思很明顯,就是要為自己的妹妹出頭,劉邦的臉色已經冷了下來。

   

   

   

   實際上沛縣中也有不少人對劉邦寵愛美姬不滿,若是寵愛一番以後就拋棄也就算了。

   

   

   

   經過禮崩樂壞之後沒人會要求君主這方面剋制,但是長久的同行同住,還生孩子,這就帶上了政治意味。

   

   

   

   寵妾滅妻是嚴重的政治事件,他們都是劉邦的近臣,這種事會讓他們不可避免的捲入殺身之禍,除了某些野心家,沒有人會喜歡這種沒有好處的禍事。

   

   

   

   現在呂澤藉著素王曾經說過的話試圖讓劉邦清醒一點。

   

   

   

   為了宗法制度嫡系繼承的推行,姬昭的確大幅度的提高了妻子在家庭之中的地位,在法律上讓妻子成為了丈夫的副手。

   

   

   

   在過去的一千年間,乃至於現在,子憑母貴都是不爭的事實,雖然從王室東遷之後,真正嫡子繼承君位的不多,但只要嫡子在,他就是比庶子擁有更高的繼承法統。

   

   

   

   劉邦望向屋中的眾人,不說呂澤的部屬,就連他的嫡系都隱隱約約贊同,這讓他感到有些不解,他出身草莽,顯貴的歲月實在是太短了。

   

   

   

   劉邦疑惑的低聲問旁邊的洛亦:“子玉,季的妻兒和大部分人都沒有交情,群臣為什麼會維護呢,呂澤的威望雖然不錯,但難道能比季還高嗎?

   

   

   

   季只能相信你,為季解惑吧。”

   

   

   

   洛亦同樣壓低聲音,用只有劉邦能聽到的聲音說道:“大王,群臣維護您的妻兒,不是因為呂澤的威望高,而是因為禮。”

   

   

   

   禮?

   

   

   

   劉邦更疑惑了,他的嫡系部將那群人都是沛縣布衣出身,哪裡懂什麼禮。

   

   

   

   洛亦解釋道:“禮的誕生是那一套繁瑣的儀式,但經過千年的潛移默化,禮變成了一種影響所有人的習慣。

   

   

   

   俗話說,殺人償命,欠債還錢,這都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禮,就是一件事變成天經地義的手段。

   

   

   

   寵妾滅妻所有人都認為不對,有嫡子就該立嫡子,這就是素王立下的禮。

   

   

   

   它是道理,束縛著所有人,您現在就被禮束縛了,但它也保護著所有人,您的妻兒現在就被禮保護著,臣子應該忠誠於君主,這也是禮。

   

   

   

   沒有禮的結果,就是過去數百年的亂世,像是山林之中的野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