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五年

   

   殿中的眾人都是凡人當然不知道這種插曲,唯有安居昭城的洛陵能感受到些許變化。

   

   

   

   他冥冥之中感受到了家族底蘊有些異動,但是卻不知道是為什麼。

   

   

   

   等待了片刻,老祖宗並沒有呼喚他,於是便將疑惑按在心底,繼續讀起書來。

   

   

   

   ……

   

   

   

   這場宴席所造成的影響隨著諸王都回到國中才開始展現,面對強勢的朝廷,諸侯王們齊齊選擇了上貢。

   

   

   

   但是與此同時,有些諸侯王發現了自己的弱點,開始試圖去聯絡一些人,尤其是那些在一輪輪的朝堂爭鬥之中失去權力的開國功臣。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在劉邦死後,還能抱住呂雉的大腿,即便是劉盈娶了張嫣,向功臣集團釋放了極大的善意,但是功臣集團內部同樣有派系,和留侯府不對付的派系心中自然是不滿的。

   

   

   

   未央宮中。

   

   

   

   呂雉有些訝異的望著諸侯王上繳的賦稅良久,才悠悠說道:“這群諸侯王真是富有。”

   

   

   

   實在是讓呂雉不得不驚訝,這些諸侯王上繳的賦稅單獨比起來當然不如朝廷,但是加起來卻遠遠超過了整個關中加巴蜀。

   

   

   

   洛新望著這些數據寒聲道:“娥姁,諸侯王的實力實在是太強了,根據稅賦來看,朝廷只佔據了天下大概四成的實力,這是非常不穩定的。

   

   

   

   昔年邦周使用分封制,周天子的實力尚且能佔據天下五成,於是天下諸侯都聽從周天子的命令。

   

   

   

   現在大漢郡國並行,中樞的實力竟然不如地方,這是太阿倒持啊,取禍之道就在其中了。”

   

   

   

   洛新或者是整個洛氏,雖然信奉大一統,但是卻主張為地方保留一定的自主權。

   

   

   

   尤其是軍事力量,一定要讓基層隨時能夠組織起反抗的力量,這主要是擔心中央力量一旦被擊潰,民間沒能組織起反抗就被一波推平。

   

   

   

   其次就是深層次的原因,洛氏希望能隨時準備著再次湯武革命,誅殺獨夫。

   

   

   

   基於這些原因,洛氏認為中央和地方之間的實力對比最好是六四,或者七三。

   

   

   

   但不論是哪種,都是以中央朝廷為主導的。

   

   

   

   而現在的漢朝,朝廷的力量竟然不如地方,這意味著漢廷就像是坐在火山口一樣,隨時都會迎來毀滅,地方的諸侯王們只要下死力是足以換個皇帝的。

   

   

   

   呂雉聞言瞬間眼中殺氣凜冽,寒聲道:“公子,這些諸侯王?”

   

   

   

   洛新冷聲道:“娥姁,先不要著急。

   

   

   

   你記住,永遠都不要無罪而誅,有些事情一旦做了,再想要恢復天下人對朝廷的信心就很難了。

   

   

   

   你是太后,如果你無故對宗親動手,這對你的名聲不好。

   

   

   

   而且宗親和功臣,甚至和你出身的呂氏是相互制衡的,胡亂削弱宗親的力量,這是取死之道。”

   

   

   

   呂雉聞言一愣,剛想說呂氏怎麼可能對皇位有念想,還沒有說出來就直接閉上了嘴,她知道洛新說的對。

   

   

   

   良久只是悠悠的道了一句,“公子,您是真的為皇帝考慮,怪不得皇帝待您比待妾身更加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