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弊端

   

   

   

   其他人當然不會讓著他,同樣出列大聲道:“朝堂之上暢所欲言,這同樣是高皇后和洛文王所定下的規矩,你這樣喊打喊殺,是想要做什麼?

   

   

   

   吾看就是伱自己鑄造錢幣獲得了大利,所以才阻撓朝廷收回鑄幣之權。”

   

   

   

   這番更是直接人身攻擊,朝堂之上頓時就亂做一團,這些人紛紛指著鼻子罵起來,甚至離得近的人直接就動起手來。

   

   

   

   洛景遠遠的看著,臉上滿是笑意,真是生動有活力的朝堂啊。

   

   

   

   劉恆在上首坐著,臉色有些無奈,這個風氣從高皇帝時代就開始了,望了洛景一眼,見到這小子竟然還笑,說道:“阿景,讓他們安靜一點。”

   

   

   

   洛景笑著手中執著銅錘,然後重重的敲響,如此沉重的聲音響徹在大殿之中,群臣這才氣喘吁吁的停下了友好的交流。

   

   

   

   劉恆輕輕揉了揉頭,他就猜到了一定會有爭論,畢竟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要艱難。

   

   

   

   但是朝堂之上引起的爭論還是出乎了劉恆的預料,而且這完全是一場大亂戰,那些從中得利的人自然不用多說,劉恆不會在乎他們的意見。

   

   

   

   但問題是那些和鑄幣八竿子打不著的人之中也有不少反對。

   

   

   

   劉恆眼見這種情況,便暫時停下了朝會。

   

   

   

   “諸位卿家的意見,朕意見知曉,既然如此,那就挑時間使諸位卿家一同商議一下,看看到底哪方更有道理。”

   

   

   

   劉恆準備好好探討一下,畢竟支持者和反對者都振振有詞的場面實在是不多見。

   

   

   

   他雖然心中已經確定一定要收歸朝廷,但是聽一聽反對派的意見,或許能夠為後續的事情做出一些補充,畢竟政策的制定從來就沒有盡善盡美這個說法。

   

   

   

   長樂宮中,劉恆望著眼前如同雪花一般呈遞上來的奏摺,頗有些感慨的說道:“阿景,你說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反對呢?”

   

   

   

   洛景翻看著那些奏摺,沉吟道:“這些人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但這世上本就沒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關鍵是要看需要什麼,當年朝廷需要下放鑄幣權,現在則需要收回鑄幣權,沒什麼可值得討論的。”

   

   

   

   劉恆輕聲笑道:“話雖如此,但姑父昔年教導朕,一定要多聽臣子的勸諫,廣開言路,善於納諫,只要聽了,不論有沒有按照諫言去做,臣子都會盡心盡力,所以朕要聽一聽他們能說出什麼話來。”

   

   

   

   鑄幣權收歸朝廷這件事引發了極大的爭論,這場爭論的風暴甚至直接席捲了所有的學派。

   

   

   

   黃老道家反對收回鑄幣權,儒家之中有反對的,有支持的,畢竟儒家學派實在是太多了,反而法家基本上都同意收回鑄幣權。

   

   

   

   這裡就要首先說明一點,雖然經歷了洛陵踐法,但法家並沒有被消滅。

   

   

   

   因為洛陵踐法沒有將法家一棒子打死,而是批判了其中的某些思想。

   

   

   

   法家好利,求的是榮華富貴,面對強權跪的很快,不僅僅面對君主這樣,面對洛氏同樣如此。

   

   

   

   他們將那些馭民術從思想典籍去除之後,中和了一些不太偏激的思想,改造了自己的學說,然後接受洛氏的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