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三十二章:百家躁動

  眾人聞言一陣震撼。

  孟儒,是儒門中的大支,雖然在賈誼之後,中樞不顯,但是在地方上,卻是諸侯王,列侯以及豪族的座上客,是流傳最廣,普及最大的儒門學問,就算是現在統治大漢的春秋經都不如。

  究其根本,不願意臣服是刻在骨子裡的,不願意做奴隸是流淌在血液中的,孟儒這種提供下克上合法性的學問,受到追捧再正常不過。

  震撼過後,就是一陣不忿,為首男子憤怒道:“孟儒這是欺我法家無人嗎?須知那御史······”

  他突然停住了,御史大夫桑弘羊,法家目前官職最高的人物,學派對他寄予了厚望,他也不負眾望,一路憑藉著自己的能力高升到了御史大夫的位置。

  但是他們都知道,這些年老師對桑弘羊是很不滿的。

  曾經頗為憂慮的說過:“桑弘羊啊,是有謀國之才的人,但是卻有巨大的缺點,貪圖富貴,害怕死亡,不懂得節制。

  這三點沾染上任何一點都會險死還生,桑弘羊卻全部佔據,這讓為師怎麼能夠放心呢?

  昔年的商鞅之才驚世絕豔,最終的結局呢,不僅僅自己身死,還連累了整個法家被踐踏。

  法家是經世致用的大道,結果卻總是成為君主手中的刀,這世上有殺人的刀最後卻不被廢棄的嗎?

  我們應當吸取其中的教訓啊。

  一百年前,昭聖王在昭城踐法,這被法家視作恥辱,但是為師思索多年,卻以為昭聖王所為,救了法家。

  人以血肉而活,血肉之中有了汙濁之物就會死去,這就是天地之間的至理。昭聖王踐法,正是幫助法家驅除源自先賢典籍中的汙濁之物。

  秦朝滅亡,法家卻得以存活百年,正是得益於此啊。

  桑弘羊現在的富貴,是無數百姓的血淚,是無數貴族豪強的怨氣凝結而成的。若是得罪一個,尚且還有生機,但是像他這樣做,死亡難道不是註定的結局嗎?

  為師很是憂慮啊。

  桑弘羊死之日,法家恐怕又要被踐踏了。

  昭聖王乃是人間之神,秉持素王上皇的法旨,至公無私,以理服人,但是他人所主持的踐法恐怕就不是如此了。

  其餘學派皆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唯有我法家,前人砍樹,後人遭殃,真是可笑至極,可笑至極啊。”

  一念至此,心中便有些絕望,只能問道:“子政,你是怎麼想的?”

  劉向抬頭一字一句說道:“法家是經世致用的大道,縱觀天下幹吏,皆是我法家子弟。

  即便是那些頗有盛名的儒家、黃老學子,治政之時同樣會用我法家手段。但我法家先賢,每每助獨夫成事。

  若是那豪強商賈嫉恨倒還罷了,那些有害於天下的蟲豸,越是嫉恨,就證明吾所為越是正確。

  但事實呢?

  那些最普通的黎民百姓,恨不得生啖其肉,這是吾所不能接受的。

  這些年學習典籍,愈發感覺渾身戰慄,一種從心而生的陰冷,法家的理論一定有重大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