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五十二章:天下群起,爭道為先!

  近侍聞言立刻垂首道:“遵命,陛下。”

  近侍匆匆走出,劉病已回想著和母親的談話,“做一個君王最忌諱的就是讓自己內心之中的情緒裹挾行為,一旦走到這一步,君王就會被控制了。

  無端的猜疑會損害人心,人心的敗壞是難以挽回的,你現在就走在這條路上,我不知道還能活多久,但希望你能永遠剋制住玩弄那些權術。”

  劉病已再次張開了手,喃喃道:“王道和霸道兼用,王道施恩治民,霸道懲奸弄邪,既要名,又要器,使人畏懼又使人親近,這就是成為聖王的道路。”

  ......昭城。

  洛盛望著川流不息的人群,有些感慨,昭城大開,不僅僅對天下是一種震撼,對生活在昭公國之中的人同樣如此。

  過去的昭公國外人很少,因為公府管控很是嚴格,但是現在管控放開之後,雖然公府還是會篩選人群,但能夠進入的人,呈幾何倍數上升。

  “家主,五家孟儒的傳承家族都進了驛站之中,孟令公在城中訪友,是否要召孟令公來宮中。”

  孟儒是洛氏手中的利劍,總還是有些特權的,洛盛搖搖頭道:“孟儒是來證道的,我們要公平公正。”

  說話的洛氏子聞言猶豫道:“家主,孟儒的經義天生有缺陷,除非有孟子那樣的聖賢,否則恐怕是證不了大道。

  洛氏一直都很清楚,孟子的道太正,走到了一個極端,洛盛淡然道:“天下萬道都有它的作用,孟儒雖然難以得到最終的勝利,但卻有穩固的基本上,同樣難以失敗。”

  “家主,荀儒的六大傳承家族第一次一起出現了!”

  雖然荀儒的名聲不顯,但是洛氏一直都有關注,荀子曾經是洛氏學宮的祭酒,在洛氏之中有完整的典籍記錄,聖王人道是儒家之中可操作性最強的。

  “家主,十三在接見墨家眾人,大多是天工派的子弟,結社之人,還有一些名滿天下的豪俠。”

  十三是當代的墨家鉅子,一直都遊走在大漢各地,是洛氏之中最常在外的子弟。

  如今昭城大開,散落在民間的墨家子弟自然要進昭城拜見鉅子。“都到了。”

  洛盛聽著這些一道道傳來的消息,很是滿意。

  昭城是漢帝國當之無愧的文化中心,在昭城自我封閉的數十年之中,長安吸引了帝國大部分的學者,並且藉由皇室投入的資源迅速發展壯大起來,客觀來說,這的確影響了昭城文化中心的地位。

  但在昭城放開進入的限制之後,東西相持的局面瞬間被打破,長安試圖建立一個堪比昭城的文化中心的計劃破產了,在沒有政治力量介入其中時,昭城的地位是不可能被動搖的。——《全球通史·古代中國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