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洛千慎

有心人都能感覺到,如今天下有些不平靜。

洛國公洛千秋被封為超品洛王,天子的嫡次子洛聖夕被封為嗣洛王,正一品親王,有一些傳言在民間流傳。

這些流言是某些野心家流傳開的。

目標自然是詆譭洛氏。

洛氏在百姓以及正義之士的心中聲望很高,但有正就有反,那些心懷鬼胎之人,自然恨不得洛氏早日湮滅才好。

畢竟洛氏太過高潔,從不與他們同流合汙,也不曾欺壓良善百姓。

這樣的洛氏,實在是讓不少人坐立難安。

李氏宗王也有一些拎不清的開始蠢蠢欲動。

而且不僅僅是李氏宗王在蠢蠢欲動,這些宗王之下的臣子中,也有挑撥的。

其中有些是腦子有問題,自古以來富貴子弟多廢物,大唐也不例外。

還有一些則心思深沉,目標是架空宗王奪權,尤其是六大王國這些遠離朝廷的王國。

在某種意義上,就像是獨立王國,在獨立王國中,自然有自己的一套政治運行規則。

朝廷本以為最先發難的會是燕國,但沒想到最先出現變動的竟然是楚國。

楚國遭受到了滅頂之災。

在六大王國中,楚國的實力最弱,畢竟楚國先天不足,既不像另外幾個國家得到了大批來自中原的補助,又不像是宋國勾結了大批中原士族權貴。

楚國是真的白手起家,啥都沒有,背靠吐蕃這個大唐死敵,面對的則是完全不瞭解的天竺環境。

吐蕃對繞到自己身後的楚國一直都心懷戒備,最終抓住機會,聯合著一些小國,對楚國發動了戰爭。

在這種情況下,楚國只能無奈的派出使者,請求大唐的幫助。

太平召開了軍事會議後,諸位宰相和將軍,面對吐蕃的這種行為,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打。

“太陽之下,沒有任何人可以挑釁大唐的威嚴,觸犯這一條的人,只有死路一條。”

“沒錯,不給吐蕃一些教訓,還真的以為它天下無敵了。”

宰相和將軍們在殿中七嘴八舌,但沒有人退縮,強盛的大唐,充盈的府庫,足以應對一切敵人。

“是時候將素王的光輝,播撒到高原上了。”

太平從小深受武曌和洛君薇的影響,同樣是個狂信徒,此刻臉上滿是肅穆,這種情緒影響到了殿中群臣。

“恭請聖裁。”

群臣皆垂首肅穆道。

“不過為什麼吐蕃會在這個時候突然進攻楚國呢?”

既然決定了要給吐蕃一點顏色看看,那就要了解一下,吐蕃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進攻楚國,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陛下,根據前方傳回來的訊息,吐蕃國中的內鬥很是激烈,新的吐蕃大相,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所以決定創造一些功績,就如同當初祿東贊家族那樣。

又因為朝廷在青海的防禦過於嚴密,找不到什麼機會。

至於西域則是因為吐蕃不願意主動將西域推到大唐這邊,所以最終選擇了進攻楚國這個藩屬國。”

這個解釋就相當的合理了。

在古代,這個世界上大部分的戰爭,都不是因為矛盾積累到不可調和的程度而誕生的,恰恰相反,大部分的戰爭,都是因為統治者個人的私慾而爆發的。

所以這種戰爭才能夠快速開始,又快速結束,因為這種戰爭沒有根基。

那些真正因為不可調和矛盾而誕生的戰爭,幾乎是難以制止的,只有雙方殺到天昏地暗,殺到造成矛盾的一方,徹底消失,才算是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