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寨 作品

第172章 小隨筆18

 媽媽正站在商場的童裝區,眼睛盯著一件漂亮的羽絨服。她滿心歡喜地想象著自己的一個孩子穿上這件衣服的可愛模樣,完全沒有注意到身邊另一個孩子滿臉的失落。這個孩子默默地看著媽媽,心裡想:“為什麼媽媽只關心哥哥/弟弟買不買得起東西,卻不知道我也有很大的壓力呢?”他感到自己被忽視了,眼眶漸漸溼潤了起來。媽媽只顧著挑選衣服,沒有察覺到孩子的情緒變化,這讓孩子的心情更加沉重。他緊緊握著自己的衣角,努力剋制著不讓淚水流下來。或許,媽媽並不是故意的,但這種不平衡的關注卻深深地刺痛了孩子的心。 

 這位媽媽的行為讓人感到困惑和不滿。她無視女兒的經濟壓力,卻要求工資較低的女兒資助工資更高的兒子,這種不公平的做法無疑給女兒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可以想象,這位女兒可能正在努力應對自己的生活費用和各種開支,而媽媽的要求無疑讓她的經濟狀況更加艱難。她可能感到無奈、委屈甚至憤怒,而媽媽似乎對她的困境視而不見。 

 這樣的媽媽可能缺乏對女兒的理解和關心,更傾向於支持兒子,這種偏愛可能源於傳統的觀念或個人的偏見。然而,這種行為不僅傷害了女兒的感情,也可能影響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 

 在一個健康的家庭中,父母應該儘量公平地對待每個孩子,關心他們的需求和幸福。媽媽應該意識到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經濟狀況和生活壓力,不應該過分苛求或不公平地分配資源。家庭的和諧與成員之間的相互支持是至關重要的,而這位媽媽的行為顯然與此背道而馳。 

 她靜靜地站在那裡,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迷茫和困惑。她不禁思考起一個長久以來困擾她的問題:“難道作為女兒,就應該為其他人犧牲嗎?”這個問題在她心中沉甸甸的,彷彿壓得她喘不過氣來。 

 她一直被認為是個懂事的孩子,她總是盡力滿足他人的期望,默默地承受著各種壓力。然而,她漸漸發現,這種“懂事”似乎成了一種枷鎖,讓她感到疲憊和不公。 

 她回想起曾經的那些日子,為了照顧家人的需求,她放棄了自己的夢想和愛好;為了迎合他人的意見,她壓抑了自己的真實想法。她不禁質疑,這樣的犧牲是否真的值得? 

 她深知,懂事並不是一種過錯,但為什麼人們總是對她苛責許多呢?是否因為她的善良和忍耐,就應該被視為理所當然?她的心中湧起一股不滿和委屈,她渴望被理解和尊重,渴望能夠為自己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