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作品

第九百二十二章 與諸君借取千山萬水(三)

    陳平安便作揖致謝。

    老婦人策馬緩行,領著兩人沿著一條僻靜小徑,行出約三四里,隱隱見林間燈光,老婦人以鞭指向燈光,笑言至矣。

    屋內可謂家徒四壁,除了木板床和桌子,只有牆上掛了盞燈籠,有婦人緩緩抬頭,掠鬢,面容慘淡,之後老婦人待客之物,卻頗為豐盛,皆是魚肉,只是以盆代壺,需要陳平安和小陌折樹枝為筷子,只是魚肉和米飯皆冷,尋常人難以下嚥,不過對陳平安來說,不算什麼。飯後陳平安坐在桌旁,泥土地面崎嶇不平,方才桌子就歪歪斜斜,陳平安就去屋外林中,劈柴作木塊,墊桌腳,老嫗道了一聲謝,婦人則就燈捉蝨,陳平安也不問清苦人家,為何菜餚款待如此之盛,只是掏出旱菸杆,開始吞雲吐霧。婦人數次凝眸看來,欲語還休。

    陳平安問道:“敢問老嬤嬤,如今是什麼時節了?”

    老嫗笑答道:“中元節剛過,先前飯菜,正是主人家送的。”

    陳平安恍然點頭,起身告辭,因為就一間屋子,借宿不便,不過嘴上只說趕路著急。老嫗挽留不住,只得說道:“公子沿著先前道路行出五十餘里外,有驛站,我那夫君就在那邊當差,駝背跛腳,很好認的,懇請公子煩為致聲,催促他急送些銅錢回來,只說家中衣食都盡矣。”

    陳平安帶著小陌離開林中屋舍,如果不出意外,天亮時分,再看此地,多半就是但見古冢頹然,半傾於蓬蒿荊棘中了。

    兩人不急不緩,徒步走到了那座驛站,半路路過一處規模頗大的墳塋,松柏森森。天微微亮,果然看到了一個駝背跛腳的老人,自稱是某位官員的守墓人,在驛站這邊當短工,而他的妻子生前正是那位官員的家中婢女,老人便說要借錢去那專做白事生意的香燭鋪子,買些紙錢。陳平安就取出一些碎銀子送給老人,提醒老伯別忘了在香燭鋪子那邊除了購買紙錢、屋舍車馬紙衣諸物,最好再與鋪子定製討要一杆紙質旱菸杆,連同菸草,一併燒了。

    小陌看著那個老人蹣跚離去的背影,以心聲問道:“公子,難道這位消息靈通的梧桐道友,已經知曉我如今的化名和道號了?”

    化名陌生,道號喜燭。

    既然是人生之生,那也就是生靈之生了。

    陳平安搖搖頭,“那位道友的用心,可能還要更多些意思。”

    等了片刻,老人按約在那墳前燒了紙錢等物,陳平安和小陌也就更換了一幅畫卷。

    竟是一座祠廟,香案之上,有一份盟約誓詞,上邊的兩種文字,一個堅若磐石,一個飄忽不定,看內容,前者是女子誓言,呈現出彩色,但是男子那邊的誓詞,如流水起伏晃盪,卻是枯白顏色了,如灰燼一般。

    原來是當地的痴情男女,經常來這座祠廟發誓,若是任何一方違背誓約,便交由神靈追究、定罪。

    小陌抬頭看了眼祠廟的兩尊神像,一高一低,高的那尊彩繪神像,是公子面容,至於低的那位佐官,則是小陌的容貌。

    小陌笑了笑,萬年不見,這位道友,就只是學會了這些花裡胡哨的術法手段?

    陳平安拿起那份與“自己”作證的誓詞,嘆了口氣,舉目遠眺,憑藉“一方神靈”的本命神通,是那痴情女和負心漢無疑了,前者已經嘔血而亡,淪為孤魂野鬼,屍體停靈於一處道觀內,而那個男子,倒是有點小聰明,已經搬到了京畿之地,早就成家立業,攀附高枝了,宦途順遂,飛黃騰達,因為所娶之女,是本朝大學士嫡女……陳平安作為本地神靈,心意微動,縮地山河,一步便來到了轄境邊界,只是再往前,就難了。

    小陌突然說道:“祠廟金身開始出現裂縫了。”

    陳平安點點頭,舉目巡視地界之內,找到了一位當地以任俠意氣著稱的豪客,然後託夢給此人,訴說前後緣由,賜以千金,作為入京盤纏。

    這位豪客夢醒之後,二話不說,騎乘駿馬,晝夜不停趕赴京畿之地。

    不到半月光陰,那處停靈的道觀外,便有一位戟髯拳發的豪士,挎劍躍馬而馳,連過數門,

    揹負一隻鮮血淋漓的包裹,立馬靈柩之前,掀髯大呼,負心人已殺之。

    然後豪俠解開包裹,裝有一顆鮮血模糊的腦袋,使勁丟出,滾走地上,正是那負心男子的頭顱。

    那遊蕩在道觀之外的女鬼,淚眼朦朧,與那策馬離去的豪士,施了個萬福,感激涕零,再轉身與道觀內的兩位當地神靈,跪拜謝恩。

    之後變換身份,變成了兩位遊歷訪友的文人雅士。

    那個朋友家宅附近,傳聞有一處荒廢多年的鬼宅,每到夜間,粉壁之上,皆是累累白骨,面目猙獰。

    有個商賈私底下與官府胥吏通氣,撿了個空子,在房契上邊動了手腳,將那宅子變為私有,結果成了一顆燙手山芋。

    請道士登壇做法,高僧說法,都不成事,反而被鬼物戲弄,笑言“有道之人,技止此乎?”

    後來陳平安他們的那個“朋友”不信邪,自認為是飽讀聖賢書的正人君子,又是官員,何懼此物,便攜帶幾本聖賢書籍、腰懸一枚官印,要在那邊過夜,結果被嚇得差點魂魄離竅,不到一炷香功夫,就狼狽逃回,以至於一病不起,修養了十數天才見好轉,見到了兩位摯友,只說那厲鬼作祟得厲害,真不知道天底下有誰能夠降服了。

    陳平安便帶著小陌在夜幕中去往鬼宅,閒庭信步,牆壁之上的恐怖異象,還有那些滲人的動靜聲響,只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小陌手持行山杖,一手負後,突然瞪大眼睛,去與牆壁上一副滿是血汙的嘴臉對視,後者彷彿反而被這傢伙嚇了一跳,小陌這才轉頭,笑問道:“公子,怎麼辦?在這邊我們的劍術神通,明擺著都用不上,還怎麼降妖除魔?難不成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還是花錢從那商賈手中買下地契,咱們再往大門上邊貼個封條?”

    陳平安背靠廊柱,雙臂環胸,看著牆壁,微笑道:“天下之道,陰陽有別,幽明殊途,庸人自擾。只要能夠敬鬼神而遠之,就都什麼事情都沒有了。”

    牆壁那邊傳出幽幽嘆息一聲,一頭彩衣女子,雲鬟靚妝,嫋嫋婷婷走出牆壁,飄然落地,“先生此語,足慰人心。”

    那女鬼突然笑顏如花,“那就容奴婢帶公子你們去往一處百花勝地。”

    牆壁上開一門,女子率先步入其中,轉頭招手。

    小陌忍不住問道:“如此彎繞,所欲何為?”

    那位道友,一直襬弄這些小伎倆,圖個什麼。

    陳平安笑道:“船到橋頭自然直,就當是一場路邊看花的遊歷好了。”

    陳平安差點誤以為是到了百花福地。

    一路上奇花異草,與那相伴而立的女子,種種風韻,不一而足。

    最後來到一座華美大殿,殿外有少女好似唱名,報上了陳平安他們這兩位“人間文士”的名字。

    那少女年僅十四五,身姿纖細,弱不禁風,舉步姍姍,疑骨節自鳴。

    陳平安帶著小陌跨過門檻後,望見殿上夫人高坐,鳳儀綽約,頭戴翠翹冠,如后妃狀。

    殿內侍女十數位,皆國色美人。

    結果那位高坐主位的夫人,說你們二人都是才學之士,她便開始索求唱和詩。

    陳平安只是飲酒,是一種所謂的百花膏,一聽說要詩詞酬唱,就讓小陌代勞了。

    好傢伙,小陌半點不怯場,舉杯起身,直接給了數十首吟唱花草的應景詩文,而且全是小陌東拼西湊而來的集句詩。

    聽得陳平安低頭扶額,不敢見人。

    那些女子倒是很捧場,一驚一乍的,似乎被小陌的才學所折服。

    最後還真就算小陌幫著矇混過關了。

    兩人手中都還拿著酒杯,小陌笑道:“總覺得意猶未盡。”

    陳平安將手中那隻脂粉氣略重的酒杯丟給小陌,再拍了拍小陌的肩膀,“以後多與人問劍,少跟人鬥詩。”

    已經置身於一處市井鬧市,有老者挑擔賣花,白白紅紅,甚是可愛。日色暄暖時分,老人卸下肩上的擔子,取出一把扇子,扇動清風,哪怕不說老人是個彩色人物,只說手中摺扇,確實不像個村漢手中物,扇面之上,是一首詩。字跡娟秀,字字是美人幽思,扇面末尾有落款。

    陳平安再次重重拍了拍小陌的肩膀。

    小陌一臉疑惑。

    陳平安笑眯眯道:“不是說意猶未盡嗎?巧了,背了那麼多的書籍內容,一肚子的學問,貨真價實的學富萬車,接下來正是用武之地。”

    小陌滿臉的疑惑不解,不過陳平安瞧著更多是裝傻,微笑道:“別愣著啊,趕緊與老伯問那扇子的來源,我再假扮你的隨從,你就說自己是進京趕考的書生,說不得就有一場洞房花燭夜等著你。”

    小陌看了眼扇面,皺了皺眉頭,再搖搖頭,“這位小姐的詩,寫得實在是……跟小陌有的一拼。”

    陳平安一臉嚴肅道:“小陌,怎麼回事!那麼多才子佳人小說都白看了嗎?這類詩詞唱和,對彼此詩的讚揚,必須無以復加,刻畫才子佳人,必定要說他們的詩詞寫得如何好,小說家們還要替他們寫出許多好詩。”

    小陌頓時頭大如簸箕。

    之後果然如公子所說,差點就要與一位妙齡女子洞房花燭夜了,不過最終還是以雙方更換定情信物,算是交差,過了此關。

    看公子臉色有些神色凝重,小陌立即以心聲問道:“公子,是一連串算計?”

    陳平安搖頭道:“不是算計,是陽謀吧。”

    之後陳平安變成了太平盛世的一國之君,行事荒誕不經,竟然剛剛將一位才情敏捷的少女御賜為女狀元,車水馬龍,求墨寶詩篇者絡繹不絕,少女期間見到一個在樓下苦等的年輕讀書人,因為瘸腿,便措辭含蓄,挖苦一番,讀書人出身豪閥,但是學識半桶水,不知那少女戲謔之意,高朋滿座之時,沾沾自得,結果被人點破玄機,鬧出了一場天大的笑話,從此懷恨在心,摔了酒杯,大怒一句,活宰相之女欺負我這死宰相之子嗎?

    此人謀劃不斷,讓那少女的門戶,惹出了一連串禍事,所幸她的父親位高權重,貴為吏部天官,又是清流領袖,依舊是好不容易才擺平了一系列風波,等到一天與女兒面議此事,尚書大人才瞭解其中曲折緣由,之後又為女兒榜下捉婿,家中等於多了一位乘龍快婿,之後便翁婿聯手,對付那個自稱是死宰相之子的陰謀詭計,照理來說,結局當然是那邪不壓正,人好月圓的。

    但是陳平安這位九五之尊的國君,偏偏就只是冷眼旁觀那些鬧劇,在關鍵時刻,沒有為那個下獄的吏部尚書大人,說一句公道話,更沒有為那個即將流徙千里的狀元郎下一道救命的聖旨,只是在那已為人婦的昔年少女,即將淪為教坊樂籍之前,才下了一道密旨,然後離開皇宮,皇帝喊來那個已經人多中年的瘸腿男子,與後者一起看著遠處那座繡樓,皇帝問那個男人,遙想當年,你在此地,心中在想些什麼,如今過去這麼多年了,還想得起來嗎?

    瘸腿男人點點頭,說自己記得一清二楚。

    之後得到那個真實答案的皇帝陛下,就去了那處所謂的詔獄,隔著鐵欄,看著那個磕頭不已的老尚書,“皇帝陛下”蹲下身,問這位天官大人,還記不記得當年的一句話。

    滿頭茅草的老尚書滿臉茫然,皇帝陛下就提醒他,當年第一次得知那個瘸腿年輕人被你女兒戲弄之後,你的第一句話是說什麼。

    老尚書哪裡還記得清那些陳年舊事,只得繼續磕頭,求皇帝陛下法外開恩。

    只聽那位皇帝陛下緩緩說道:“你當時說了一句‘這也罷了’,然後就開始與你女兒轉去商議如何收拾那個爛攤子。”

    老尚書抬起頭,愈發茫然,自己錯在哪裡?

    陳平安站起身,看著那個歷史上多半確有其人確有其實的尚書大人,問道:“這也罷了?怎麼就‘這也罷了’?!”

    最後陳平安以心聲道:“開門。”

    小陌嘆息一聲,那位梧桐道友,還真就開門了。

    然後他們來到一處峭壁洞府之內,見一得道之士,端坐而逝狀,雙鼻垂玉筋尺許,袖中有一卷金光熠熠的寶書,腳邊有一支古松柺杖。

    在陳平安和小陌現身此地後,光陰長河便開始緩緩倒流,跛腳男子活過來,“站起身”,“拿起”柺杖,“倒退”行走。

    得道人在鄉野學百鳥語,於市井便敝衣蓬跣,高歌而行,腰懸一瓢,掬水化酒飲,風雨中輒醉臥道上,善畫龍,口吐酒水在破敗紙上,煙雲吞吐,鱗甲生動。

    光陰倒流“百年”之久,直到跛腳道人恢復年輕容貌,遊歷一處海外孤島,島山有遺民,民風淳樸,愛慕文字,卻無師傳,從無學塾,此人便寫一字於掌上,傳授給那些前來詢問文字的稚童,一字只收一錢,“數年間”,銅錢堆積如山。陳平安也登門拜訪,每隔一月,與這位無夫子之名卻有夫子之實的得道之人,只請教一字,唯一的要求,是書在紙上,而非掌心,那人便讓陳平安必須帶酒而來。

    最終陳平安用七壺酒,七顆銅錢,換來了七張紙,七個字。

    春。書。瀺。山。劍。水。簡。

    這幅山水畫卷,耗時最多,看那白駒過隙符的燃燒程度,差不多過去了三月光陰。

    之後陳平安與小陌,來到了最後一幅他人之人生的畫卷中。

    是一場大戰過後,鄉野店鋪有賣餅者,每天黃昏時,便有一位婦人手拿銅錢,來到鋪子,剛好可以買一張餅,店鋪老闆詢問緣由,便說夫君遠遊未歸,生死不知,家中幼兒飢餓難當,只能來這邊買餅充飢。鋪子老闆初不疑它,只是時日一久,便發現錢罐當中,每天都會收穫一張紙錢,就有鄰居說是鬼物來此買餅無疑了,第二天,店鋪老闆將所有買家的錢財都悄悄投入水碗中,果然是那婦人的銅錢,入水而浮,獨獨不沉入碗底,頓時嚇得肝膽欲裂,第三天,婦人又來買餅,掌櫃故作不知真相,只等婦人離去,就立即喊來街坊鄰居,紛紛點燃火把,去追趕那個婦人,婦人回首望去,神色複雜,身若飛鳥,若隱若現,最後眾人發現一具破敗棺材內,婦人已是白骨,唯有棺中幼兒如生,與活人無異,手中還拿著一隻餅,見人不懼。眾人心生憐憫,抱其而歸,遠處鬼物婦人,遙遙而立,抬袖遮面,有嗚咽聲。之後每逢夜中,幼兒若魘不成寐,便似有人作咿咿呀呀聲與輕拍被褥聲,幼兒方才酣睡……在那之後的某天,終於不復見婦人,後幼兒長大成人,言笑起居,已經與常人無異,只是時常默然流淚,只因為記不得爹孃容貌……

    陳平安就一直待在這副畫卷之中,什麼事都沒有做,什麼話都沒有說。

    小陌也不催促,就只是安安靜靜陪著自家公子,或走在黃昏餘暉中,或站在店鋪旁,或跟隨手持火把的眾人,走在夜路中,或坐在門外臺階外,聽著屋內幼兒的驚醒到沉睡……

    直到十個時辰已經用盡,小陌這天又陪著公子站在買餅鋪子裡邊,兩人就站在那碗水旁邊,陳平安還是一次次看著那銅錢入水不沉的景象,小陌嘆了口氣,以心聲輕輕說道:“公子,只需一語道破真相,就可以打破此地幻境,我們該走了。”

    陳平安嘴唇微動,卻仍是默不作聲。

    小陌幾次欲言又止,終於還是沒有開口說話。

    那個真相,太過殘忍,可能是婦人未死,而嬰兒早夭,也可能是母子皆難產而亡。

    就像那個始終沒有返鄉的男子,可能已經死在異鄉了,可能沒有死,誰知道呢。

    小陌猛然間抬頭望去,周遭景象都煙消雲散,眼前出現了一棵通天高的梧桐樹,如同生長在水中。

    陳平安卻是低著頭,恰好是俯瞰那棵如同倒懸而生的參天大樹。

    一棵梧桐樹,滿地枯黃落葉。

    小陌瞥了一眼,是那一葉一世界的流動景象,走馬觀花,各有人生。

    剎那之間,原本明亮輝煌的天地,變得晦暗不明,又有一盞燈火懸浮在水面之上,此後瞬間如天上星辰散落山野人間,漸漸稠密,光亮熠耀,百千萬億,不可計數。

    小陌突然下意識橫移一步。

    原來是身旁的陳平安不知不覺,已經變成了身穿一襲鮮紅法袍的模樣,面容模糊,整個人的身軀、魂魄,皆由縱橫交錯的線條交織而成。

    約莫是被一座鎮妖樓所大道壓勝的緣故,身軀閃過一陣陣模糊殘影,魂魄交錯之聲,顫鳴聲大作,遠勝世間金石聲,就像同時出現了數個劍氣長城的末代隱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