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花 作品

第四百六十四章 註定是冤家

  再比如‘水門’那個事件。

  fBi最初想深挖下去的動力,並不是要把尼克慫扳倒,而是藉此打擊CiA。

  最終,他們如願以償,CiA成為背鍋俠,大佬被解職。

  可是,事件繼續發酵,尼克慫都被迫辭職。

  這種各自為戰、相互爭鬥的惡果,損失最慘重的,還是2001年9月11日,‘飛機撞大樓’那件事,轟動世界的恐怖襲擊。

  早在1993年,世貿中心就爆發過一次汽車炸彈爆炸事件。

  負責調查這個案件的fBi,從一個嫌疑人家中搜出40多箱證據。

  但這些證據牽扯的都是國外,所以fBi並沒有得到認真查看就被束之高閣,其中有大量阿拉伯語寫的對妞約發動襲擊的方案。

  可他們沒給CiA看。

  即使在恐怖襲擊之前,也有機會避免襲擊發生。

  一名fBi特工曾在7月份就發出警告:基地組織頭目拉登已遣人赴美接受飛行訓練,為劫機作準備。

  fBi高層沒當回事,那是CiA的責任,開始犯罪才是fBi的事。

  CiA截獲了多封電報,其中包含了劫機犯米達爾活動的大量信息,也沒把這些情況給fBi。

  fBi根本不知道米達爾何時抵達美國,直到事件發生當天,他們還在尋找米達爾,從而錯失了至少5此逮捕劫機犯的時機。蘇丹小說網

  就這麼互相扯皮掣肘,導致恐怖襲擊,讓國家遭受巨大損失。

  全世界都迷惑不解,感覺這裡疑點重重,結果冒出了‘小布斯故意縱容恐怖襲擊發生,以謀取正治利益’的說法,居然還有很多人信。

  也不知道小布斯為什麼沒被氣死。

  蘇x解體,冷戰結束,CiA的地位和作用弱化,一些大佬公開抱怨情報不力。

  海灣戰爭中,指揮官施瓦茨科夫抱怨:戰爭期間的情報質量太差了。

  fBi趁機落井下石,試圖進入情報局的領地。

  偏偏CiA自身問題頻出,fBi連續破獲了幾起CiA高級主管出賣情報的間諜案。

  在當時,這些間諜案被稱為‘最嚴重的間諜醜聞之一’。

  情報局被看成是‘一個生活在過去的疲憊的官僚機構’。

  老對手fBi藉此出盡風頭。

  爭鬥不休的根源,權利爭奪還在其次,主要還是在錢(預算)上。CiA龐大的經費開支而且高度不透明,讓fBi眼紅的不得了。

  結果在fBi的打擊下,CiA的預算在逐漸削減,從8九年的300億美元下降到97年的266億美元,考慮到通脹,實際下降更厲害。

  消減的錢給誰了呢?當然是fBi。

  情報局內部士氣低沉,裁員超過一度超過50%,91-97年,更換了五任大佬。

  CiA的形象在國人心目中每況愈下,處於內外交困的局面。

  社會上出現了削弱並廢除情報局的主張。

  電影《諜影重重》就很真實,CiA無所不用其極,沒有不能做的事情;fBi則要遵從嚴格的法律標準,這就經常導致CiA的線人被fBi逮捕。

  雙方很多的矛盾也是從這來的。

  在fBi眼裡,情報局被看做知識分子,喝著葡萄酒,抽著菸斗;

  情報局則將fBi人員看成抽雪茄、喝啤酒、敲門的井察。

  註定是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