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花 作品

第六百八十二章 上市的問題


  瓦倫丁好奇地問:“為什麼?”

  “從正策面講,吸引外資被認為是振興經濟的捷徑,所以,外資即將享受‘超國民待遇’,各地對外資及合資企業都會推出了大力度的優惠政策。

  一個被普遍採用的稅收政策是‘三免兩減半’,也就是企業創辦的前三年,所得稅全免,後兩年則減半。

  而且,你會發現很多地方,減半政策是從企業開始獲利之年起才被執行。

  在所得稅徵收比例上,合資企業的稅率是15――33%,而國內企業則被徵收55%。

  這種稅收政策上的身份差異,會極大的刺激國際資本對華國市場的興趣,讓華國的繁榮速度超出你的預料。

  有一點你肯定是沒考慮,華夏和別的國家不同,從閉關鎖國走過來,這是一個完整的生態,抬高任何一個點,都會撬動整個生態的循環——你能理解我說什麼吧?”

  瓦倫丁不動聲色地道:“繼續,不夠。”

  “在改革理念上,外資更被看成是轉換企業機制的最佳動力。

  舉個例子,有一家著名印染廠,和香江一家公司合資,新公司裁掉了三分之二的員工,使用的還是原來60年代的日笨設備,行政管理人員從35人減少到3個人,香江方面帶來了70%的外銷業務,工廠很快就扭虧為盈。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香江合資方給老工廠帶來的是:震盪較小的裁員、新的管理方式的輸入,外銷渠道的開拓。很顯然,這是一個雙方都很滿意的結果。

  另一方面,對私人企業的歧視,也增加了對外資的需求。

  現在的國有企業,都是在破產的邊緣上運營的,與此同時,私人企業儘管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卻仍然受到嚴重的信用約束,無法獲得金融上的扶持,被限制進入很多行業。

  沒有效率的國有資本,需要尋找到有效率的合作資本,它面對的是兩大資本集團:一是跨國資本集團,一是民間資本集團。

  在這種抉擇中,跨國資本成為了被選中的對象。

  從1992年開始大量湧入的外資,與這種改革思路的確立是分不開的。

  曾經有一個民營企業家,通過關係與銀行領導見面。這領導說:我們有政策,規定不能與私人企業家見面。我們支行在1954年時給私人農戶借錢去買驢,他們沒有還錢。

  看看,這就是國民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