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誕的表哥 作品

第483章 謊言


                 第485章謊言

  蜀郡。

  益州城外,大慈寺。

  寺門外站著一列列的士卒,守備綿延了數里。

  “籲!”

  劍南節度使李宓匆匆翻身下馬,在離得還有頗遠距離之時,就大步往寺廟趕去,臉上帶著深深的思慮之色。

  到了門外,他竟是被攔住了,遂臉色一沉,大喝道:“你等不認得我嗎?!”

  “節帥,裡面是聖人。”

  李宓目露懷疑,但還是把語氣放緩,道:“我想求見聖人。”

  這陣子,他正在安戎城與吐蕃兵馬對峙,接連得到一些消息後,不得不臨時趕回來。

  等了一會兒,節度副使崔圓從寺中出來,長揖一禮,道:“聖人正在歇息,我帶節帥前去候見。”

  說著,崔圓轉身,先是一指寺門上的“大聖慈寺”的匾額,道:“這四個字,乃聖人敕書。”

  李宓抬頭看去,果然見大慈寺換了新匾,上面的字跡龍飛鳳舞,確像是天子筆跡。當然,牌匾是刻出的,是可以仿的。

  “聖人是如何到蜀郡的?”李宓問道。

  “無相禪師雲遊天下、徒步入蜀的時候遇到了聖人,從陳倉山中引聖人南下,至漢中,遇到了盧杞。”崔圓說到這裡,他頓了頓,提醒道:“此二人如今極得聖人信任。”

  “他們是誰?”

  “無相禪師原是新羅國的王子,俗姓金,名悟真,法號無相。”崔圓道:“盧杞,則是洛陽殉節的盧中丞之後。”

  李宓又追問道:“可知在陳倉發生了何事?為何靈武那邊還有一封旨意?還有,我聽聞聖人是孤身而來的,朝臣們呢?”

  他一下子問了這許多問題,崔圓卻只用簡單的一句話就回答了。

  “我亦不知。”

  其實,崔圓並不是在漢中第一個接到聖人的官員,而是在嚴武、高適領兵北上之後,盧杞才引著聖人來見他。

  一開始,聖人還經常怒叱那幾個叛逆,可當他們秘密護送著聖人到了蜀郡,聖人的怒氣似乎是漸漸消了一些,開始對陳倉之事緘口不言,更多地關注起一些務實之事,比如劍南的兵力、糧草。

  崔圓能揣摩到聖意,無非是眼下宣佈忠王、慶王的逆行,便要撕破臉。隨著日子逐漸安定些,聖人也不想立即就重回動盪。

  穿過一重又一重的院門,兩人終於停下了腳步。

  “聖人就在前面了,我們就在這裡等吧。”崔圓道。

  李宓隔著院牆,往深處的禪房望了一眼,緩緩道:“聖人一向信道,不信佛。如今到了益州,不住在玄中觀,反而住在大慈寺?”

  “節帥這是何意?”崔圓沒有馬上回答,而是反問道,“你不會是疑聖人是假的吧?”

  李宓道:“近來各種消息太亂了,難以分辨。聽聞,在漢中,有不少人冒充聖駕?”

  “這是真的。”崔圓小聲道,“聖人之所以住大慈寺,因為正是無相禪師將他從秦嶺中領出來,且到了漢中,最初是大慈寺的英幹禪師給聖人施了粥……”

  “英幹禪師既是益州大慈寺的僧人,如何會到漢中?”

  崔圓不想回答他的不停追問,道:“節帥可曾面聖過?”

  李宓道:“我曾任殿中侍御史,見過聖人數面。”

  “那便是了,節帥一見便知。”

  又等了好一會兒,終於,盧杞與無相禪師從院子裡出來,與李宓見了禮,帶他入內。

  李宓穿過院落,步入一間禪房,只見一個老者正由一眾士卒保護著,端坐於房內。

  出於方才所見所聞而產生的懷疑,他並沒有馬上行禮,而是先警惕地四下打量了一眼,之後,目光落在那老者臉上。

  他印象裡的聖人,還是當初那個正當盛年、意氣風發的模樣。乍一看眼前老者滿頭白髮,面容憔悴,他沒有馬上認出來,而是擔心崔圓被騙了。遂上前兩步,更仔細地端詳。

  這兩步,嚇了對方一跳。

  “你欲何為?!”

  突然聽到一聲大喝,李宓連忙停下腳步,緊接著,他慌忙拜倒在地,道:“臣李宓,救駕來遲,請聖人賜罪!”

  他終於看清了,眼前真是聖人,形貌雖老了很多,但普通人絕沒有這種天威。

  兩人之間的距離有些近了,這讓李隆基感到有些不安,這讓他心中十分不喜,進而下定了某個決心。

  所幸,盧杞已趨步過來,擋在了他與李宓之間,讓他不至於如坐針氈。

  “愛卿平身。”

  李隆基開口寬慰了李宓幾句,之後君臣對答,唏噓不已。

  “朕這些年,信錯了人,釀成了許多大錯啊。此番西狩,恍然大悟,往後該勵精圖治,再現盛世。”

  聽著這有感而發的話語,李宓頓生感觸,甚至紅了眼眶,落下淚來。先是稟報了劍南的時局,提醒聖人留意吐蕃的動向,之後,提到了忠王於靈武稱帝一事。

  “那是他誤以為朕葬身山火了,不知朕得上天庇佑。”李隆基暫時沒有對此事多做評述,他自有他的考量,“朕聽聞,你遣了嚴武、高適支援長安?”

  “是。”

  李宓得到的旨意是做好接駕的準備,畢竟,李隆基都打算入蜀了,自是不會讓蜀郡的兵馬離開。換言之,出兵關中是李宓擅作主張了,他必然要有個說法。

  “臣……誤信了傳言,請陛下治罪。”

  “朕知你是為了社稷。”

  李隆基安撫著李宓,也觀察著他,在確認了他不是一個容易被逼反的跋扈將領之後,下了幾道聖旨。

  第一道,先是升益州為“南京”,作為大唐的陪都。不論長安、太原、洛陽如何,也不管國都南遷對於整個大唐意味著什麼,這是李隆基這個聖人的政治需要,天子所在即為國都。

  第二道聖意則是封賞功臣,進位李宓為中書令,封鄭國公,代哥舒翰為天下兵馬副元帥;拜崔圓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劍南節度使;盧杞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度支使,南京道觀察使……

  對此,李宓十分愕然。他看似升官拜相了,可卻失了實權,而聖人一下子封三個宰相,只有崔圓、盧杞是有實權兼差的,顯然是不信任他。

  但他也只是俯首謝恩。

  等到李宓退了下去,李隆基看向崔圓、盧杞,道:“疾風知勁草,世亂識忠臣啊。”

  這句話,前半句是唐太宗皇帝說的,後半句是他說的,接著,他輕聲喃喃道:“朕知你等是忠臣,卻不知李宓是不是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