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獻芹人 作品

第766章 算法、魔法計算機暢想

    整理著、整理著,夏多再次懷念起地球上的計算機,如果現在他能擁有一臺計算機,那該有多好啊!

    不說其他,單是數據的錄入就能節省大量時間。

    甚至於,那些奧術幾何學圖形,也不是不可以用地球上的計算機進行分析。

    計算機的算法根源上也可以追溯到人的思考模式,是人類按照自己的思考模式來設置算法。

    或許經過無數次迭代,已經比人類自身的思考模式複雜了無數遍,但本質依然不變。

    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一切算法都可以理解,就算是再複雜的算法,設計者之外的人只要願意去理解,就一定能夠理解。

    再複雜的算法應用實現過程,只要人類願意,同時有足夠的時間,就一定能人工得出同樣的結果。

    某種程度上,計算機並不比人更“聰明”,它們只是計算得更快而已!

    反過來,並不是所有的人類思考模式都能轉化為算法,計算機也有其天然的限制,夏多穿越前,並行計算就是一種非常具有前景,但卻很難實現的算法。

    通常只能通過間接實現。

    但分析奧術幾何學圖形並不需要很複雜的算法,事實上夏多隻需要一個簡單的對比程序,讓他從海量數據中提取固定特徵的數據就可以了。

    這樣經過反覆多維比對,就很容易建立一個簡單的關於探測信號的數據模型,在模型之上分析更具有高屋建瓴的效果。

    這種在計算機中幾秒鐘就能得出的結果,如果夏多人工整理的話,那就真的是曠日持久了。

    ……

    這麼想著,他越是整理,就越是不得勁,在明知道一種可以省時省力的工具卻又偏偏得不到,那是多麼痛苦啊!

    同時,他也很好奇吉爾斯高塔那邊到底是怎麼處理這些海量數據的。

    相比於時之塔這邊的數據,吉爾斯高塔那邊的才是真正的海量,如果沒有一個高效的處理方式,又怎麼能從中提煉出有用信息,進而改進搜索效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