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獻芹人 作品

第932章 DNA之喻、宏觀視角

    聽到這兒,夏多頓時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如果將普通魔法比作dna中具有特定指向功能的鹼基對,那麼迷鎖就是一整個dna鏈條了。

    單個的鹼基對改變或許能產生基因突變,但對於整個dna來說,卻無傷大雅,有足夠的冗餘機制來平衡掉這些突變,以保持整個鏈條的穩定。

    (如果鹼基對改變過多,可能就是dna鏈條整體崩潰了,對應迷鎖的崩潰)

    又或者說,迷鎖就是由大量普通法術構成的一個具備特定複雜功能的龐大系統。

    這其實就是量級上的差距,難怪佈置迷鎖的起步要求就是高等法師呢!

    據此,夏多立刻做出了一個較為合理的推想,迷鎖技術很可能是一個魔法文明在技術層面走向成熟的重要標誌。

    這麼龐大的系統工程背後自然是需要一整套理論,乃至人員培養、資源供給、轉化利用等體系來支持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古代精靈確實相當利害,只可惜現在的精靈一代不如一代,夏多猜測可能是某些技術的突破乃至維持,都需要大量高等法師存在。

    而皇冠戰爭綿延數千年,即便精靈是長生種,也是好幾代人過去了,在使得精靈失去大量人口的同時,高級施法者也損失了不計其數,以至於大量魔法知識失傳或者無法利用。

    這有點類似夏多家鄉北邊的那個國家,從轉型分家後一直在吃幾十年前的老本,他們未必不想發展,卻無能為力,只能慢性死亡。

    這樣看來的話,精靈的衰退或許就是人類崛起的先機了。

    ……

    夏多一邊思索著,拜倫大師仍舊一邊講解著迷鎖的真正奧秘:

    “我們正常施法者就處於魔網之中,就好像魚兒生活在水裡,又怎麼可能超脫出來看到整個宏觀魔網結構並將其改變呢?

    “因此,迷鎖技術最基礎的一個要素就在於獲得對魔網的宏觀視角,沒有這種視角,任何對迷鎖的影響只能浮於表面,而無法直接深入本質。

    “做得越多,反而越困惑,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迷鎖失效或者被破壞後,仍能留下迷鎖廢墟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