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寧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但是現在,無論是俺答汗還是土蠻汗,再想要入寇,就必須要攻克大寧衛,這就是戰略上的主動。”





“克復大寧衛的意義重大,會極大的增加大明在東北方向的主動,諸位請看,以此次喀爾喀五大營為例,他們想要向遼東入寇,那麼我大明軍,就可以從大寧衛出擊,威逼全寧衛,喀爾喀五大營就不得不撤軍。”





“日後土蠻汗再想襲擾我遼東、京畿,都必須要拔掉大寧衛這個眼中釘、肉中刺!”





“只恨不能同行,未能親眼所見。”





譚綸對於沒有親眼見識到克復大寧衛,十分的遺憾,戚繼光一如既往的連戰連捷,只要給他這個機會,他就可以幫大明奪回失去的一切。





譚綸講的十分通俗易懂,其實很簡單很簡單,過去的戰爭總是發生在燕山長城沿線,一旦被突破,鐵蹄就會劫掠京畿,但是現在大明多了一條防線,日後土蠻汗和俺答汗想要入寇大明,那就要突破兩道防線。





“大司馬,等到前線穩定了,朕準大司馬去大寧衛看看,但也只能看看。”朱翊鈞仍然不同意譚綸親歷戰場。





“謝陛下隆恩。”譚綸俯首說道。





張居正笑著說道:“按照之前廷議的結果,就讓永平鎮衛軍,明年開春移防大寧衛,幸甚至哉,與諸公同朝為官。”





張居正的喜悅是無法掩蓋的,戚繼光又獲勝了,就像他之前獲勝一樣,這次的獲勝讓大明獲得了極大的戰略主動性,即便是人亡政息,難不成後人,還能把到手的給吐出來?那是司馬光行為。





“之前廷議過此事嗎?永平鎮外遷大寧衛之事。”張翰眉頭一皺,發出了質疑,他完全沒有這個印象。





在張翰看來,大明打下了大寧衛就是耀武揚威去了,打完了就回來了,這還要長期佔領?





海瑞笑著說道:“丁是丁卯是卯,中書舍人都錄有起居注,一看便知。”





通過廷議的那天張翰沒在廷議,那天他請了病假,王崇古在、葛守禮在、萬士和也在,但是沒人告訴張翰當天的廷議內容,這也暴露了一個基本事實,張翰請病假那天,根本就沒有留心廷議通過了什麼政令。





這就是典型的尸位素餐,作為廷臣,張翰是非常不合格的。





“是不是應該給遷安伯和寧遠伯世券了,這可是少有的大勝啊。”萬士和看著堪輿圖,即便是再不懂軍事,他也知道大寧衛的重要性,大寧衛棄地,可是文皇帝身上的汙點之一,比殺方孝孺十族更加嚴重的戰略失誤。





“大宗伯,給世券會不會有風力輿論的影響?”譚綸十分擔心的說道,朝臣喋喋不休,怕到時候萬士和也要被罵的狗血淋頭。





萬士和滿是溫和的說道:“軍功予世券,此乃兩百年以來慣例,祖宗成法在上,不敢違逆。”





他的意思是,罵就罵唄,祖宗成法在上,他禮部尚書怎麼違背?





“寧遠伯不是才斬首一千兩百級嗎?怎麼也要給寧遠伯世券?這不是賞罰不明嗎?”吏部尚書張翰發出了自己的疑惑,李成梁斬首一千兩百也要給世券?這可是世襲罔替,名器豈可輕授。





“戚帥的前鋒是李如松,此戰李如松如同一柄利刃一樣,用極快的速度撕裂了土蠻汗的防備,張尚書的意思是,讓李家一門兩爵?那也不是不行。”萬士和看著張翰,平靜的解釋道。





張翰聽聞萬士和的理由,也只能點頭說道:“如此,理所應當。”





萬士和的理由極其充分,讓張翰無法反對。





李如松是李成梁的長子,李如松連戰克敵,功不可沒,但是一門兩爵,那是中山王徐達才有的待遇,而且還是因為靖難才出現了一徐兩爵的情況。





按照大明長子繼承製,哪怕李如松死在了戰場上,這寧遠伯的爵位,還是李如松兒子的。





張翰死皮賴臉,其實可以阻攔一二,比如說此戰發生在塞外,戰功不明,是不是有誇大其詞,理應派出御史探聞。





但是張翰實在是說不出這樣的話,說這話,就是把梁夢龍、劉應節、諸參贊軍務,往死裡得罪,武勳張翰不怕,但是文官張翰還是很怕的。





查明並沒有軍功冒領之事,那張翰用自己的人頭賠給戚繼光和李成梁?





“擬旨恩賞!除恩賞外,參戰軍士,每人再給三兩銀子,置辦沃襖,銀出內帑。”朱翊鈞很開心,真的很開心,打算立刻昭告天下,大明軍在塞外取得了如此大勝。





王崇古看完了奏疏,極為驚訝的說道:“膨潤土!他們在大寧衛的桃吐山發現了膨潤土!”





“怎麼,王尚書不樂意?”朱翊鈞聽聞王崇古這麼說,立刻面色陰沉了幾分,不只是你西北晉黨有膨潤土,朝廷也有了膨潤土,王尚書就這麼不樂意嗎?





王崇古倒是沒留意皇帝臉色的變化,他俯首說道:“陛下容稟,這個俺答汗讓三娘子通告宣大督撫吳兌,明年每袋膨潤土漲價一銀,羊毛一斤漲價到三錢四分,他獅子大開口坐地起價!一斤羊毛本就一錢一分銀,他這麼漲,我是不肯的,但是又沒別的地方買,正是愁苦之時。”





“他不賣,咱大明也有。”





“大司寇所思所慮,的確如此,全靠俺答汗供應,的確是容易出亂子。”朱翊鈞的臉色立刻恢復,連稱呼都從王尚書恢復到了大司寇的尊稱,說話不要大喘氣,很容易讓人誤解!





王崇古並沒太注意到陛下稱呼的變化,他看到了膨潤土三個字,心神都在這上面了,自然疑慮,這桃吐山膨潤土,儲量如何,能不能開挖,到京作價幾何,沿途匪患是否嚴重,都是王崇古在思慮的問題。





永定毛呢廠的擴產,進入了一個瓶頸期,俺答汗不僅不給足量供應,還要漲價。這讓王崇古這幾天頭都快要撓禿了,那吳兌一直說暫且答應下來,把毛呢廠的功勞給佔下再說,但是王崇古是不樂意答應的。





“好好好。”王崇古看完了塘報,連連稱好,朝廷讓他督辦毛呢廠,他辦事不力,陛下和元輔都會對他王崇古有意見。





張居正眉頭一皺看著王崇古問道:“俺答汗要對羊毛漲價?”





“可不是?翻了三倍。”王崇古連連搖頭說道:“我給他去了書信,他說是三娘子提議漲價,眼下三娘子在金國說了算。”





張居正語氣變得不耐煩的說道:“鼠目寸光。”





也不看看現在的大明和之前的大明完全不同,俺答汗路走窄了。





求月票,嗷嗚!!!!!!





(本章完)





手機用戶請瀏覽wap..org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