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二百七十四章 倭寇必須死





自此之後,倭人俘虜一律殺絕,這是血的教訓,這是凝聚軍兵士氣,你若是帶兵打仗,俘虜倭人卻不殺,也不送到京師解刳院為醫學做貢獻,那客兵們心氣兒就散了,更加玄學一些講,就是沒有了軍魂。





再比如從民心的角度,殺死倭寇在東南有著廣泛的民意基礎,殺盡倭寇日,兒郎還家時,道盡了殺倭的廣泛支持,客兵也是有父有母,甚至廣西來的狼兵,也是平倭的主力,殺倭的民意基礎在大明廣泛而堅實。





再比如從戰場進展和結束戰爭等等角度去論述,戚繼光都能說出一堆的道理來,歸根到底就一句話,倭寇必須死。





三娘子在相持階段,終於上路前往了會寧衛,三娘子不會在會寧衛過夜,見過了土蠻汗之後,就會立刻前往應昌,而後返回老家板升。





和大明軍士氣正旺相比,土蠻汗的軍兵可謂是士氣低落到了極點,一個個都是垂頭喪氣,但是又有一種古怪的釋然感,被戚繼光摁著打,好像也許似乎可能,並不是什麼丟人的事兒。





也不是被摁著頭打了一天兩天,是被戚繼光摁著頭打了十年了。





三娘子最先見到了董狐狸,董狐狸的侄子卜哈出已經被斬首示眾了,上一次董狐狸在北古口殺了湯克寬,大明皇帝立刻下旨做掉了卜哈出,這就是對等報復。





董狐狸滿臉愁苦的說道:“唉,不瞞夫人,今歲十月,我跟大明京營碰了一下,大敗特敗,大明軍前鋒李如松,就李成梁那個莽撞無比的兒子,本來以為李如松會貪功冒進,我設下了天羅地網,結果李如松這廝,也不知怎麼轉了性,那叫一個難纏。”





“他掐著我的頭,左右搖擺,硬生生的把我的天羅地網給拉扯成了四面漏風,一戰,我死了三百騎卒,他傷亡七人。”





“唉。”





李如松,是出了名的莽撞,早些年那是天老大地老二他老三,誰都不服誰,速把亥到平虜堡叫陣,叫不出老狐狸李成梁,但是一定能叫出莽夫李如松來,李如松仗著自己的武力,總是膽大包天,不遵將令那是常有的事兒。





但是這次董狐狸精心籌備,卻被李如松狠狠的羞辱了,三千對三千,他死了三百人,李如松帶領的先鋒步營,傷亡七人。





董狐狸本來覺得自己能在北古口殺了密雲總兵湯克寬,這李如松不說殺了他,旗開得勝,打個勝仗也好鼓舞士氣,結果大敗而歸,不是董狐狸不努力,李如松入京營五年,當真是讓人刮目相看。





“李如松啊,被大明大司馬譚綸給揍了,之後就老實多了,這幾年在戚帥手下,那自然是非常乖巧,戚帥出了名的軍紀嚴明,他不遵將令,戚帥殺了他,李成梁也只能接受。”三娘子對李如松很有印象,對李如松被譚綸砍了一刀這件事,也有耳聞。





李如松年富力強,譚綸年老體衰,還一身的病,在皇帝眼裡譚綸比瓷娃娃還脆,結果李如松因為輕敵,被自己瞧不起的文人給打的暈頭轉向,自然變得謹慎了起來。





現在的李如松已經能夠獨當一面了,在小規模交戰中,董狐狸能打得過李如松才怪。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土蠻汗現在什麼想法?”三娘子問起了此行的目的,在見土蠻汗之前,先看看土蠻汗的態度,再見面比較好。





“他倒是想從大鮮卑山山口西進,但是俺答汗不讓啊,他派了兩個萬人隊,在應昌堵住了山口。”董狐狸說出了土蠻汗的顧慮,戚繼光顯然在趕羊一樣的驅趕土蠻汗西進,可土蠻汗也有顧慮,本就是逃竄,結果俺答汗一點也不顧及都是韃靼人,兩個萬人隊堵住山口。





站在不同的立場看待一個問題,會得到不同的答案,俺答汗派遣這兩個萬人隊堵在山口的位置,在俺答汗看來,就是趁機漁翁得利,看看能不能撈點好處,誰優勢就幫誰;





而土蠻汗則認為俺答汗是草原的叛徒,是響應大明朝廷的號召,來這裡堵他西進的路,甚至是讓土蠻汗和戚繼光決戰,彼此消耗實力;





戚繼光則認為俺答汗是來幫忙的,對大明軍有威脅,一定要隨時探聽虜情,摟草打兔子,將其看一體看為敵人對待。





“那就看土蠻汗的想法了,是面對戚繼光的十萬人,還是面對應昌的兩個萬人隊了。”三娘子敏銳的把握住了問題的核心。





“夫人不打仗,大抵是不清楚的,兩線作戰,是兵家大忌,這頭應對應昌,那邊要應對戚帥,土蠻汗如此下令,令剛給萬戶,就會被萬戶所反對,難,難,難。”董狐狸並沒有嘲諷三娘子軍事天賦的意思,三娘子一輩子都不喜歡打仗,對戰陣不瞭解,這種兩頭作戰,就是取死之道。





土蠻汗的選擇不是不多,是壓根沒有。





不得不說,俺答汗派遣這兩個萬人隊,即便是不打仗,就在那裡站著,就能把土蠻汗給噁心壞了。





號稱多智的董狐狸,都束手無策。





俺答汗不是個簡單的貨色,他這一招妙手,可謂是好處佔盡。





“我給不了什麼承諾。”三娘子搖了搖頭,俺答汗一直掌控軍隊,在俺答汗看來,無論三娘子怎麼跳脫,都逃不出他俺答的手掌心,三娘子對軍隊的影響力有限,但這裡,三娘子就是不肯幫忙罷了。





大明和草原完全不同,大明的分工更加明確,軍是軍、兵是兵、民是民,草原則是軍民匪一體,三娘子的確對軍隊的影響力不高,但是她在右翼中影響力極大,三娘子肯說情,土蠻汗還是能躲過一劫。





就是不給好處,三娘子她不辦事。





從大明撈一點,從土蠻汗身上撈一點,回到板升,三娘子可以宣佈自己出使,完美成功,大明皇帝給了鐵鍋、食鹽和茶葉,甚至讓了一部分的價格,再從土蠻汗身上撈點好處,那這一趟就足以不虛此行了。





“夫人要什麼?”董狐狸也不藏著掖著,直截了當的問道。





“羊毛。”三娘子露出了一個得逞的笑容,看著天邊說道:“日落的時候,若是土蠻汗還在猶豫,那就我走了。”





“今年一年的?”董狐狸眉頭緊鎖,三娘子真的是獅子大開口。





“日後所有的。”三娘子的笑容越來越陽光燦爛,她看著董狐狸說道:“以往那些個腥臭氣的毛氈,土蠻汗諸部也不用不是?都給我就是,就當大明沒有這個羊毛生意,每年羊毛供給量不能低於去年提供給大明朝廷的。”





董狐狸猛地瞪大了眼睛,這才是真正的獅子大開口!這才是趁火打劫!





還是那句話:倭寇必須死。求月票,嗷嗚!!!!!!!





(本章完)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