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劍長歌 作品

第72章 靈力彈指大成

 承武八年,夏。

 大燕國欣欣向榮,在承武帝的主導下,恢復著無生教帶來的影響。

 無生教叛亂所帶來的影響,遠沒有表面上這麼簡單就能消除。

 畢竟,無生教是在江洲府等地發生洪澇的情況下,蠱惑諸多災民,掀起席捲大燕南部的動亂。

 聲勢之大,遠超此前數次叛亂。

 威遠公、趙銘安等人雖將叛亂鎮壓,但要恢復戰爭帶來的創傷,還需要漫長的時間。

 事實上,這場戰爭再加上賑災,早就將大燕國庫掏空。

 如果不是許相主動號召,由士族門閥出資,補充國庫,恐怕大燕國財政早就出現巨大虧空,承武帝說不得就要增加賦稅了。

 或者再屠幾家富商。

 正因為這一點,承武帝都放棄對康王、晉王動武的打算。

 原本按照承武帝的打算,等到大燕國從與蠻族的大戰中恢復元氣後,就開始著手對付康王、晉王。

 江洲府等地的洪災,以及無生教的叛亂,打亂了承武帝的謀劃。

 承武帝只能改變策略,捨棄武力,轉而以打壓為主,逐步削弱康王、晉王的力量,為削藩做準備。

 只是,承武帝小瞧了康王、晉王。

 如今的康王、晉王,雖然早已不是弘光帝時期的康王、晉王,由昔日康王府、晉王府的世子接任。

 但康王府、晉王府在大燕東部經營了上百年,根基深厚,不僅掌控數只大軍,當地的士族門閥、官員,都與他們牽扯頗深。

 康王府、晉王府並沒有因為掌權者的更迭,出現衰落。

 承武帝曾多次試探康王府、晉王府,往北方諸府安插棋子,都以失敗告終。

 大燕東方諸府就像是一個巨大的黑洞,吞噬了一切事物。

 無論承武帝派遣誰前來,要麼被康王府、晉王府的人排擠得混不下去,不得不離開東方諸府,要麼被同化為康王府、晉王府的人。

 康王府、晉王府聯合一氣,將東方諸府牢牢掌控,讓承武帝根本無法插手。

 雙方因此僵持起來。

 明面上,康王府、晉王府依然保持對大燕皇族的臣服,比之弘光帝時還要恭敬,按時納貢,積極響應承武帝推行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