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間茶館 作品

182、舊時恩怨入夜來

 五個太監、十七個宮女、兩個太醫署的醫官、超過四十個值守禁軍都被入魔的先帝殺死,甚至連聞訊而來的先皇后都死在了先帝手中。

 後來,以青山掌門姜御為首,加上前任不良帥、李大總管、以及王謝兩家的供奉四個人在旁協助,五人聯手才制止先帝,幫住後者從走火入魔中清醒了過來。

 可惜清醒過來的先帝已是強弩之末,交

 待了幾句遺言便告別人世。

 這便是史實。

 然而,史實歸史實,史書上卻不能這般記載,對外也不能如實宣告。

 出於皇家顏面,出於朝野穩定,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

 總之,一個皇帝絕對不能走火入魔,更不能因為這個可笑的理由死去。

 所以新皇上任後,對外宣為先帝病逝。

 但就是這麼一個“病”字,在太醫署引起了軒然大*波。

 恰好前任相爺和張季舟結過樑子,便藉此彈劾張季舟,將一句“醫術不精,不足以執掌太醫署”的罪名蓋在了張季舟頭上,將張季舟逐出了太醫署,且剝奪了他的行醫資格。

 所以嚴格來說,張季舟是沒資格給人看病的,他這二十三年遊醫生涯的每一次問診,都屬於是在違背大夏律。

 而在彈劾張季舟的過程中,烏朋作為門下大弟子,自然也被人帶走問話。

 當時烏朋和張季舟之間多有分歧,互相看不對眼,關係鬧的很僵。

 所以烏朋並沒有幫張季舟出頭,當上面問起的時候,他只說了一句話——

 “我師父……他老人家的行醫風格一直都比較激

進。”

 就是這麼一句話,將張季舟徹底壓垮,使其被逼出了長安城。

 醫學和修行一樣,都十分注重師門傳承,是謂一日為師,終

 身為父。

 所以很多人覺得,烏朋不幫張季舟說話,便是他的錯誤,便等於背叛了師門。

 時至今日,醫學界許多老人也都還記得這件事,對烏朋心懷芥蒂,認為他是一個欺師滅祖,德行有虧之人,不配行醫,更不配執掌太醫署,無法擔當起大夏官署醫學的牌面。

 但姚浩能卻不這麼認為。

 他堅定地站在烏朋一方,對張季舟沒什麼好感,覺得當年分明就是張季舟的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