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病因

 姜厭點頭:“是啊,關門聲有些大,你有起床氣啊?”話音帶著笑,就像朋友之間的調侃。

 王桂蘭的眼神放鬆下來,“就是睡不著,有些頭疼…”她舉著水杯抿了幾口熱水,並沒有注意到姜厭冷漠的神色。

 喝完水,王桂蘭正要再說些什麼,就看到姜厭懶洋洋打了個哈欠。

 “沒事兒,我就是出來看看需不需要幫忙,”姜厭道,“我看也沒什麼事…那我回去休息了?”

 王桂蘭趕忙點頭:“嗯。”

 姜厭慢悠悠往屋裡走,王桂蘭盯著她的背影,直到姜厭關好房門,她才收回眼,回憶了一遍剛才的對話,確定沒問題後,才長長舒了口氣。

 姜厭回到屋裡後,沒著急躺下,而是翻出僅剩的一個豆沙餡小麵包,幾口吃完,意猶未盡地舔了舔唇角。

 她現在有些開心。

 因為她看到了。

 看到了王桂蘭下巴處的那顆痣。

 ...

 事情往往就是這樣。

 有時候只是需要這樣一個線索,一個奇妙的假設,紛亂的思緒就會終止,被捋得清晰。

 捋好之後,姜厭揉了揉眉心。

 這麼多年沒有動腦子,她竟然會被一個小女孩影響了。

 是的,小女孩。

 姜厭發覺她太相信何妙妙的話了——因為她確信何妙妙沒有“欺騙她”的慾望,所以她相信了何妙妙的話。

 但她怎麼可以相信一個五六歲小女孩的邏輯?

 主觀上沒騙她,客觀上便是對的嗎?

 姜厭有些好笑,但她被困久了,慣於自我排解,所以很快調整好,重新梳理目前的信息。

 自從進村後,她找到的信息都很碎片化,並且會對不同的判斷搖擺不定,比如她不確定到底有沒有人審美錯亂,是全村都沒錯亂還是隻有生出詭異嬰孩的村婦出現了審美錯亂,再比如她不知道為什麼只有新生兒被詛咒,詛咒的內容為什麼是讓新生嬰兒倒著長眼睛。

 但她自始至終都確信一點——

 這個村有問題,詭異嬰兒的出現與什麼東西有關,鬼怪詛咒了這個村裡的新生嬰兒。

 影響她做出以上判斷的,是何妙妙的話。

 【那些姨姨嬸嬸們在懷孕前都吃了不少藥材補品,就為了生出好看的寶寶。】

 這是何妙妙從二壯那裡聽來的話。

 這是二壯發現村婦們所言所行以後,自己得出的結論。

 這句話裡,兩人的邏輯是,那些村民是先吃了補品,而後才生出了“好看”的小孩,也就是說,補品是因,可怖嬰兒是果。

 她被這句話的邏輯影響了,她潛意識同意了這個邏輯,她也把詭嬰的誕生當成是藥材補品、鬼怪亦或詛咒的果。

 但如果事實並非如此呢?

 姜厭想。

 如果事實是,根本就不存在詛咒呢?

 如果事實是,即使沒有詛咒,村婦們也大概率會生出可怖嬰兒,她們瘋狂吃補品,只是希冀讓新生兒變得好看一點呢?

 這樣的話,整個事件,因果關係就顛倒了。

 姜厭輕舒了口氣。

 她回憶著村長與王桂蘭相同位置的小痣,想著村子的偏僻閉塞,想著村民對外人的態度,想著村長一直沒有出現的兒子,想著村長把留給兒子泡酒的參幹給了王保民,想著王保民與王桂蘭的兄妹關係。忽然就明白了那個蠶蛹想傳達給她的信息——這三人存在的關係,不僅僅是公公與兒媳,也不僅僅是哥哥與妹妹。

 而是相似的,相同的,血緣的,父與子的,父與女的,哥哥與妹妹的,丈夫與妻子的。

 這個村或許都是類似的關係。

 那雙倒著的眼睛,不是詛咒,而是這個村近親結合攜帶的基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