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元首 作品

第329章 石油

1939年,納粹政府上將威廉·卡納利斯向巴勒斯坦贈送4000支來復槍,想建造1支支持德國“第5縱隊。

這也成了納粹德國煽動阿拉伯獨立的開端之1。

很快,納粹的間諜勢力開始遍佈沙特阿拉伯,埃及,約旦,也門等國家,到處煽動對英國的仇恨。

希特勒甚至出動了他最信任的外交第1人——裡賓特洛甫,專門和沙特代表交談,表示可以提供鉅額軍火援助,包括8000支來復槍和800萬彈藥武器。

納粹這時候簡直成了中東最大的軍火販子,只要是中東地區國家跑來要武器是來者不拒。

德國的“樂善好施”很快就引起了中東野心家們的注意。

1941年初,當時伊拉克的親納粹分子基拉尼1看德國能賣武器,就暗中對德國表示,只要德國給自己武器,自己就起義打英國。

希特勒1聽這個消息,當即決定給伊拉克輸送武器。

要知道,伊拉克不僅石油產量極為豐富,而且靠近伊朗。

要是伊拉克真的變成了納粹陣營的馬前卒,那麼自己就能切斷英蘇交通線,到時候對自己進攻蘇聯的宏圖偉業可以說是幫助巨大。

但是希特勒想不到的是,他可把英國人想的太簡單了。

要知道英國人也不是吃乾飯的。

當時他打算暗度陳倉由維希法國出面和伊拉克交涉,避免德國直接出面引起英國人警覺,而且維希政權也是小心翼翼的和伊拉克溝通。

但是儘管如此,英國的情報部門還是掌握了情報。

丘吉爾當機立斷,趕緊下令制止基拉尼的政變,同時出兵法屬黎巴嫩和敘利亞地區,德國的精心策劃算是徹底泡湯,德國入主中東的大好機會也就此破滅。

斯特拉瑟吸取了希特勒失敗的教訓,所以他認為自己成功的概率比希特勒高的多。

德國的史塔西先發制人,在過去的數年中,1直源源不斷的往英國輸送間諜。

雖然英國的軍情6畜也往德國安插了間諜,但是比起英國這種例行公事的安插,德國派遣間諜的頻率可謂是非常的不要臉。

幾乎可以說是1個蘿蔔1個坑,把能用的人都派過去了。

有些關鍵的部門甚至間諜佔據了大多數。

所以如果德國跟伊拉克進行秘密談判,諸如情報洩露之類的事情發生的概率很小。

就算英國特工僥倖得到情報,在發往總部的途中,這份情報就會被人截住。

而且在滲透中東國家的進度上,德國也有優勢,畢竟這個時代中東的石油還沒有被大規模發現,英國對這裡並不重視。

只要德國肯花出代價,那麼拉攏土耳其跟伊朗入軸並非不可能的事情。

“你要記住,你們在這兩個地方的工作就是為了能夠獲取更多的石油。”

斯特拉瑟最後總結。

“只要有石油的地方,就會出現國防軍!”

【作者題外話】:感謝書友造個大反派的3張金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