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才 作品

第114章 這是碰上斧頭幫了

五天後,山海關。

  杜立三的小弟吳文樂給關隘的將官塞了錢,然後滿臉得意的回來說:“山海關的副都統是咱們的人。”

  以防萬一,趙傳薪把所有人的步槍都收了起來,僅留衣服遮蓋起來的手槍。

  他發現,就算其他百姓,那些官兵也沒有搜身,隨意的就放行了。

  眾人騎馬過了關,都是鬆口氣。

  吳文樂抱拳說:“趙隊長,此行就只能送到這裡了。”

  趙傳薪也拱拱手:“多謝一路照應,幫我給你家大當家的帶個謝。”

  還真多虧了此人,不然一路上多走彎路不說,可能也會平添許多麻煩。

  辭別了吳文樂,趙傳薪沒急著走,看到路邊有賣簸箕的,就隨手買了一些,還買了幾副扁擔。

  看見有賣柿子餅的,同樣也買了些。

  就這麼隨走隨買。

  高麗終於忍不住問:“傳薪,買這些作甚?路上吃用麼?”

  趙傳薪在一處賣二手衣裳的攤子前駐足,買就衣裳叫“驗衣”,窮人家一般不會做新衣服,都是賣舊了的穿。

  他隨口道:“為之後的行動做準備。”

  說著,挑挑揀揀的按照大家的身材買了幾套舊衣服。

  幾乎在沒在這停留,徑直趕往京城。

  這一路趙傳薪真正見識到了清末的末世景象,河北地帶不像東北那樣土地肥沃,掐一把土好似能攥出油來。

  百姓普遍吃不飽穿不暖,趙傳薪看到的百姓就沒一個不是瘦的皮包骨的。

  有的壯年推著獨輪車,趙傳薪都懷疑他那細胳膊細腿能不能被一大車貨物給壓斷了。

  他也看到戴著很大帽簷的奇裝異服風的旗人子弟,數百年了,他們依然用胳膊架著鷹,驕傲的像自己真就是貴族一樣。

  他們也瘦的皮包骨,趙傳薪覺得那是抽大煙抽的。

  忽然,趙傳薪就想唱一首歌。

  “昏睡百年,國人漸已醒……歷來強盜要侵入,最終必送命。萬里長城永不倒……”

  他唱的聲音很小,只有身邊的李光宗和高麗聽見了。

  高麗問:“這是什麼話?聽不懂。”

  李光宗說:“調子倒有些振聾發聵……”

  恰逢有一洋人夫婦拎著皮箱路過,好奇的打量這一行精氣神格外足的人。

  趙傳薪呸了一口:“你們看啥看?沒看過長的帥,歌唱的好的人麼?”

  一口唾沫,吐到了洋人婦女的衣襬上。

  那洋人大怒,掀開帽子就想發作。

  高麗取出馬鞭,一鞭子抽了過去,洋人臉頰登時多出一道紅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