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才 作品

第521章 好大的牌面

日本橫濱,經過多次填海,陸地面積已經增大很多。





特倫斯號在港口停靠,補充物資。





塞繆爾·戈德伯格自從那天,拿一美元求趙傳薪算了一卦後,也不去煩瑞秋·克維斯了。





當抵達橫濱,他對趙傳薪說:“走啊,我們去橫濱逛逛,這裡距離東京不遠,我們還可以去東京看看。聽說那裡很繁華。”





趙傳薪說:“你們去吧,我守家。”





塞繆爾·戈德伯格這才將目光轉移到瑞秋·克維斯身上。





瑞秋·克維斯點頭:“那好,我們一起,花姐你也去吧?”





苗翠花搖頭。





江波摩拳擦掌:“我去,正好看看日本的裁縫鋪子什麼樣子。”





趙傳薪為何不去?





畢竟他身體還虛,他可是日本人的死敵,此時如何能深入敵穴呢?





苗翠花也是這樣想的。





日本人恨死了每個鹿崗鎮的居民。





因為他們都仇恨日本人。





雖說沒下船,但趙傳薪還是站在甲板上瞭望橫濱。





上次來日本,時間上來不及,否則他就去東京進行零元購和提款了。





趙傳薪戴著巴拿馬帽,披著粗呢大衣,脖子上還有羊絨圍巾,嘴裡叼著雪茄,看看陰沉的天空,不多時竟然飄下了雪花。





苗翠花也穿著大衣,下面是長裙,腿上有保暖褲,腳下等著麂皮靴,氣質絕佳,站在他的身旁。





她說:“日本的經濟,的確要比國內發達,從這港口就能看的出來。但底層的百姓,和國內看起來沒什麼不同,都很貧窮。”





趙傳薪說:“那你還沒看到農民呢,日本農民被壓榨的連活命都難,所以才搶著往外移民。”





每個國家的移民,最後都會面臨尷尬的局面。





但日本尤為尷尬。





此時許多到美洲大陸的日本人,到了二戰時期,他們想回國,但天皇覺得他們可能成為他國的奸細。





而在當地,又因為日本人和德國是同盟,都是法西斯主義,所以土著也不待見他們。





最後,一部分日本人迫不得已,加入了美國的軍隊,成立了一支專門以日本人為主的部隊,加入了歐洲戰場幫忙打德國,他們打的很賣力。





為的就是擺脫尷尬的地位。





可以說,從明治維新開始,日本人就註定了會走向外擴張的道路。





他們國內的矛盾,必須向外轉移。





但此時的大清還看不到這些,國內很多進步人士,成天嚷著要向日本學習。





他們這樣喊號,也是這樣做的。





日本成為了最受歡迎的留學國家。





苗翠花看到港口不遠處,有賣陶器、瓷器,有現場做牙雕的匠人,有拖著國內道士才用的浮沉的寬袍大袖和尚,有在驛道上拉著有倆大木輪子車的老太太……





熙熙攘攘,十分熱鬧繁華。





她指著那個形容枯槁,腰背佝僂,已經白髮蒼蒼卻依舊要拉車的老太太說:“所謂繁華,就是靠這些人支撐起來的。”





趙傳薪撇撇嘴:“不可憐,活該。”





什麼女人和孩子是無辜的,都是扯淡。





這個國家就該從世界地圖上抹去才對。





苗翠花並不反駁。





她深知在國內的日本人很兇殘,日俄戰爭時,端著刺刀,用人命擋沙俄的炮火。在遼地,沒少禍害當地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