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才 作品

第539章知道自己有多瞎嗎?

日本收到了葡萄牙的抗議,質疑他們為何派兵偷偷潛入澳島。





別看日本人是為了對付趙傳薪,看起來和葡萄牙穿一條褲子。





但問題你不打招呼就偷跑過來,萬一你要對付的不是趙傳薪呢?





日本甩鍋,說輕騎兵骷髏作戰隊,是一個民間組織。





這都是自發的行動。





但是要求葡萄牙歸還這些日本“百姓”的遺體。





葡萄牙人惱了。





這他媽把我們當傻子呢?





歐洲的人死後要土葬。





火葬是對屍體的大不敬。





葡萄牙人將這些骷髏隊的屍體,直接在燒灰爐街的空地上,一把火給燒了。





當時還有許多百姓圍觀。





不是要遺體麼?





遺體都給裝罐子裡,帶回去吧。





日本還真派人來,將骨灰捧了回去。





……





《述報》在兩廣地區名聲響亮,乃識文斷字者必備之物。





原來和趙傳薪有過一面之緣的兩廣總督周馥卸任,現任兩廣總督張人駿上臺。





張人駿的几案上,就放著一份《述報》。





他端起茶碗,用杯蓋撇去浮沫,喝了一口後才習慣性的拿起報紙。





標題是:趙傳薪澳島擊退葡兵,鑿沉戰艦。





張人駿六十歲了,鬍子花白,很富態一老頭。





看到這個標題後,他鬍子抖了抖。





下面大略的說明了事情的前因後果,細節自然還沒勘明,但趙傳薪和澳島的葡兵發生衝突,殺的血流成河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尤其是澳島的外港海面上,海水都被血給染紅了,吸引了好多鯊魚前來分食血肉。





報紙還沒看完,師父一大早匆匆前來:“督臺,不好了,葡萄牙向朝廷言辭抗議,要求查辦趙傳薪……”





清末時期,徒有虛名者為數眾多,也有一些幹實事兒的人。





可囿於見識的短淺,許多人做事拎不清背後的意義。





比如上一任兩廣總督周馥,他雖然幹了不少實事兒,可也有不少令人詬病之處。





周馥在任,就授意英國軍艦,多次測量惠州海面。





可張人駿今年七月份上臺後,立即照會英國領事,要求他們退出這件事。





笑話,自家的海面,讓英國人來測量?





這就是張人駿和周馥的不同之處。





周馥那個老頭,經常幹一些糊塗事。





張人駿嘆息說:“多事之秋啊。剛發現日本人侵佔我國東沙群島,老夫正焦頭之際,趙傳薪又給添亂子。”





張人駿的這個師爺,其實和管家很像。





因為張人駿治家,聚族而居,整整六十餘口人濟濟一堂。





中餐晚餐,開飯前要搖鈴。





一擺就是十四桌之多。





日常開銷,都要走公賬。





婚喪大事,要靠族中父兄出面,年輕人沒那個資格。





張人駿本人也過著清教徒一般的生活,從來不流連風月場所。





就算他退休以後,也照樣如此。





這和清朝的其他逸老涇渭分明。





試問,當寓公的老頭子們,哪個少的了風流韻事?





當真各個過的有滋有味。





不管他究竟是否真清廉,至少表面上,他致死都是一個典型的舊時社會的正人君子。





師爺卻擊掌道:“此乃好事。此前,葡萄牙人囂張跋扈,悍然入侵九澳山,經他趙傳薪這樣一鬧,葡萄牙人定然會收斂。”





張人駿不以為然:“葡萄牙人,看似低調謹慎,實乃卑鄙無恥,慣能得寸進尺。他們隱忍也只是一時,但凡時局稍有鬆懈,便要捲土重來,歷史可證明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