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才 作品

第745章 三通鼓,刀出鞘



            這條溝塘,讓趙傳薪想起了鹿崗鎮。

鹿崗鎮周圍有許多溝塘,扭曲彎折,這裡同樣如此。

下店,頭道溝,老房子,酒壺崖子,田家營子,曲家營子,東溝,頭道樑子,楊樹林,南大窪……

連名字都相差無幾。

趙傳薪和巴雅爾孛額沿著河道旁的崎嶇小路,用了大半天,才到最後一個彎。

但見森林茂密,奇峰險峻。

紅葉如丹,層林盡染。

蒼翠的松,發黃的柏,赤紅的五角楓,層層疊疊,此時的山應叫五花山,講究五花三層,分外妖嬈。

有云海環繞其上,神奇莫測變幻無窮。

巴雅爾孛額抬頭望著山說:“此即為馬鞍山,乃喀喇-沁王府的家廟所在,堪稱為kLQQ的明珠。”

“呵呵,你是懂明珠的。”趙傳薪齜牙笑:“貢桑諾爾布那孫賊是懂明珠的,好地方儘讓他們家佔了。”

“你……”巴雅爾孛額與貢桑諾爾布親王有舊,生氣趙傳薪口無遮攔:“還須給親王些尊重才是。”

“那要看老小子識不識抬舉了。”趙傳薪笑嘻嘻的說。

可巴雅爾孛額覺得這嬉皮笑臉的背後,全是殺機。

別看親王組編了一支20多人的王府警察隊,又編成了一支嚴格按照新軍操典進行訓練的新軍,可巴雅爾孛額並不覺得貢桑諾爾布親王對上趙傳薪有幾分勝算。

哪怕此時趙傳薪缺乏武器彈藥也是一樣。

恰好,貢桑諾爾布又是個非常矛盾的人。

他一方面厲行朝廷新政,請求清廷支持重振蒙古雄風,但又和日俄都有著曖昧不清的關係,尤其是沙俄,他們企圖分割中國-疆-域的野心昭然若揭。

誰也搞不清楚,他屁股究竟朝那邊歪。

這才是巴雅爾孛額請求先一步與貢桑諾爾布交流的原因,因為一個不好,照著趙傳薪的脾性說不得就要大開殺戒。

兩人一路欣賞秋景,似乎連一路奔波的馬都察覺到目的地即將抵達,也不是很急,腳步歡快,而溪流潺潺,令人心曠神怡。

約麼20里路,天黑之前就到了喀喇-沁王府。

錫伯河旁,趙傳薪見幾個瘦弱的戴著大簷帽的新軍,提防的看著他。

他端坐於馬背,點上煙,手扶著鞍柱對巴雅爾孛額說:“你去吧,明日午時我來王府尋伱。”

巴雅爾孛額忽然變得憂心忡忡,欲言又止。

趙傳薪卻拍拍馬頭,這馬與他心有靈犀,轉頭踢踢踏踏的小跑。

而趙傳薪的歌聲傳來:藍藍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綠綠的草原,這是我的家……

節奏舒緩卻沉穩有力的歌聲,搖搖晃晃的背影,讓巴雅爾孛額的糟糕心情緩和許多。

甚至嘴角不自覺露出笑意。

可驀然間,曲調風雲突變:定軍山,大丈夫捨身不問年。百戰餘勇,我以丹心見蒼天……

巴雅爾孛額的心如同過山車,又猛地揪了起來。

我焯!

真真是不當人子!

趙傳薪即便沒回頭,似乎也感受到了巴雅爾孛額的情緒變化。

“哈哈……”在前面忽然爽朗一笑,在馬背上揮舞著苗刀,豪邁的開了戲腔:“頭通鼓,戰飯造。二通鼓,緊戰袍。三通鼓,刀出鞘。四通鼓,把兵交。向前個個俱有賞,退後難免吃一刀。三軍與爺歸營號……”

巴雅爾孛額,乃至於王府前的幾個兵丁聞聽,雞皮疙瘩起了一身,面色劇變。

似乎趙傳薪隨時都會殺個回馬槍,拎著苗刀將整座草原上的王府上下給屠戮殆盡;似乎暗裡隱藏著願隨趙傳薪赴死沙場的千軍萬馬,聞鼓而動,只等戰勝收兵的號角……

巴雅爾孛額讓士兵進去稟告,然後被人引入王府。

他終於見到了貢桑諾爾布親王。

貢桑諾爾布快步迎上前拍打巴雅爾孛額肩膀:“是哪股風,將本王的老友吹來了?”

巴雅爾孛額也拍打他的肩膀,這是特殊的禮儀。

可巴雅爾孛額卻沒心思敘舊,而是神秘兮兮的將貢桑諾爾布向屋裡拉。

貢桑諾爾布見他神色有異,忙問:“發生何事?”

巴雅爾孛額說:“王府中,是否藏匿了日本間諜?”

貢桑諾爾布面色微變。

他原先與沙俄交好,後面疏遠沙俄,親近日本。

在日俄戰爭那段時期,就算他是個傻子,也察覺到了一些端倪。

他不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明裡暗裡還幫了日本人的,當然主要是福晉善坤暗裡幫忙的多。

貢桑諾爾布說:“巴雅爾孛額,王府學堂中確有日本教師,但並非間諜。”

他肯定不會承認的。

而且他覺得河原操子等人所作所為無傷大雅,不值得大驚小怪。

巴雅爾孛額卻跺腳:“王爺,如不重視,禍事就在眼前。”

貢桑諾爾布啞然失笑:“能有什麼禍事?我是親王。”

除非朝廷動他,否則在東蒙地界他怕誰?

他是眾多王爺中最開化的一位,帶動當地蒸蒸日上。他雖然親近日本,卻也利用日本牽制了沙俄的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