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才 作品

第811章 能讓我們低頭的,只有太陽


第811章能讓我們低頭的,只有太陽

當劇烈碰撞後才會爆,好像炮彈的機械引信。

他把沙民長老送的三十個火蜥蜴三角頭骨全都做成了重箭。

趁著沒脫甲,戴上頭盔,踩著縹緲旅者越過額爾古納河,去了對岸。

這裡是沙俄的赤塔州東南部,此時人煙稀落,不見人影,只有邊境巡邏的兵營孤零零的在荒郊野外。

趙傳薪彎弓搭箭。

嗖……

一座木刻楞兵營的附近,在黑夜裡爆出一團火光。

轟……

趙傳薪搖頭嘆息:“他媽的,射歪了。”

因為箭頭分量變輕了一些,加上今夜風大,讓他失了準頭。

趙傳薪看著從兵營湧出的俄兵,看了看夜幕下的蒼茫大地,暗自冷笑——此處失地,將來必然奪回。

整條額爾古納河以及沿岸地區、包括赤塔都該是中國的!

見俄兵毛了,開始四處尋找敵人,趙傳薪悄無聲息的在夜色中退去。

來到額爾古納河,之前他豎界碑的地方看了看,赫然發現界碑被人推倒。

旁邊還有雜亂的腳印,顯然是俄兵乾的。

界碑有底座,但沒挖地基,風吹不倒,人卻能推倒。

趙傳薪倒伏的界碑旁愣了會神。

他們推倒界碑,但沒挪動。大致的心理動態是:我們不認這界碑,但我們惹不起你,所以就讓它倒著放在這吧。

趙傳薪啞然失笑,轉身回山腰小屋。

壁爐的火還未熄滅,他添了兩塊柴,洗了洗腳睡下。

第二天早天未亮趙傳薪就醒了,回臚濱府甚至能趕上教姚冰練平衡術。

早飯後,姚佳找到趙傳薪悄悄說:“咱們在鹿崗鎮定製的衣服到了。”

趙傳薪驚訝道:“這麼快?那可是幾百件棉大衣。”

“呵呵,你當初提議說,做衣服可按照尺寸裁減定量衣袖、胸背、褲腿等,我那妹子腦袋瓜好使,這樣做不但節省布料,製衣速度也提升不少。況且,咱們鹿崗鎮的製衣廠,現在用的都是縫紉機。”

粗糙的流水線製衣工廠。

同治年間,縫紉機就已經賣到了國內。

到了光緒年間,縫紉機依舊是個新鮮玩意兒。

不為別的,只因為貴。

一臺縫紉機要50-70兩銀子,普通人家誰用得起?

但鹿崗鎮的發展理念不同,質量、速度兩把抓。

趙忠義不缺錢,捨得給自家產業注資,設備統統要最先進最好的。

到了二十一世紀,那會兒國人的兩把刷子變成了——速度+模仿。

你做得出來我就做得出來,模仿速度極快。

問題出在都想掙快錢,忽略了質量。

世界上最聰明的腦瓜子,加上最勤快的身體,和最靈巧的手,做出了各種豆腐渣、低劣的產品……

掙快錢的理念,讓大漂亮自詡最牛逼的搞金融的來了都虧得血本無歸,望洋興嘆說:那是個財富池子,多數人為了撈一把而撒錢,撒的錢卻都被少數人迅速提走,沒人想要真的發展……

趙傳薪沒去滿-洲裡,這件事由張壽增負責,他帶人將衣服載了回來。

臚濱府只有一營數量的馬隊,人數不足新軍的一標。

經常輪換在臚濱府左右的目前只有幾十人,現在帶隊的是索-倫右翼總管布隆阿。

趙傳薪讓楊桑阿將布隆阿等人叫過來試衣服。

當布隆阿等人到了看見衣服後,眼睛都直了。

衣服只有三個型號:大中小。

中號是最多的。

“列隊,先試棉大衣。”

眾人還是不太嫻熟的列隊,布隆阿在最前面躍躍欲試。

土黃色棉大衣,羊毛翻領。

這東西寬鬆比緊湊好看,更大氣,所以通體做的比較寬大。

布隆阿將棉大衣套在身上,兩手抄進袖筒,轉了個圈:“好好好,好滴很,能擋住寒風,暖和的很!”

後面人一聽,立即騷動起來。

趙傳薪說:“還有褲子,領了覺得合適就趕緊滾蛋讓開,後面人一個個來,這就是咱們臚濱府軍隊的冬季軍服。”

挺高興的布隆阿梗著脖子問了一句:“知府大人,這要我們花銀子嗎?”

這可不是開玩笑,以前打仗,自帶乾糧、行禮、衣服、馬匹都是正常操作。

“不要,府衙給咱們軍隊免費發放的,怕凍著伱們,快滾犢子吧。”

布隆阿一聽,拎著一條肥大的褲子也不試,美個滋兒的跑到了最後面,邊跑還邊說:“不要錢,知府大人白給的……”

穿著棉大衣膨脹的像個狗熊,跑的一搖三擺。

人群再次騷動。

有幹活的工人聽說臚濱府發棉服,過來瞧熱鬧。

這一看不要緊,棉大衣非常厚實,長過膝蓋,帶西式衣領,帶羊毛翻領,釦子不是盤結紐扣,而是很大個兒的銅釦子,兩排八個,上面像錢幣一樣軋了圖案,寫著:臚濱府。

另外一個特點是:袖子上縫了一塊後世的灰色帆布料,是一把灰斧形狀。

棉大衣鼓鼓囊囊,嚯,這得填充多少棉花?

頓時有人羨慕的問布隆阿:“這位官爺,恁們收不收漢人當兵?俺身子骨強健,跑二里地都不帶喘的……”

布隆阿一愣,本能想罵兩句。

因為這一畝三分地,吃俸餉的都是旗人。

但這個腦袋很直的漢子,這次卻將喝罵嚥了回去,不確定道:“你會騎馬麼?”

“這,俺不會……”

“聽說知府大人今後還要招陸軍,或許到時候你可以試試。”

“能有恁們這樣的襖子嗎?”

“那……便不知了。”

那人眼珠子轉了轉,沒說話。

等所有人都領完了衣裳,趙傳薪讓布隆阿列隊,訓話說:“俸餉發足額,冬天有冬衣,夏天有夏衣,年節有米麵糧油,誰他孃的訓練時再歪七八扭的,那就是跟我賽臉了,別說我抽你軍棍昂!”

眾人嬉笑。

趙傳薪又說:“你們祖上,索倫三部,把毛子的哥薩克騎兵打的哭爹喊娘,到了你們這裡卻讓他們從海拉爾北岸趕到了南岸。”

眾人聞言,嬉笑聲漸止,有人肅然,有人鼻翼翕張呼吸粗重。

其實就算現在,索倫部的漢子依舊野蠻的很,依舊敢上馬拼命,弓箭騎射對毛子的槍也未必就怕了。

別看他們馬下訓練七扭八歪,上了馬、或者鑽老林子裡作戰各個勇往直前,說不定馬上比地上隊形還要整齊。